|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 ·引言 | 第11-12页 |
| ·GSM/GPRS网络结构 | 第12-15页 |
| ·在移动通信网中引入移动软交换的意义 | 第15-17页 |
| ·业务增长 | 第16页 |
| ·成本效益 | 第16页 |
| ·发展演进 | 第16-17页 |
|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软交换及下一代网络(N GN) | 第18-44页 |
| ·下一代网络(NGN)的基本概念 | 第18-19页 |
| ·软交换的概念、特点及功能 | 第19-21页 |
| ·基于软交换的下一代网络的特点 | 第21-22页 |
| ·基于软交换的NGN体系结构 | 第22-24页 |
| ·软交换所支持的协议 | 第24-36页 |
| ·信令传输协议(SIGTRAN) | 第25-29页 |
| ·媒体网关控制协议(MGCP) | 第29-30页 |
| ·媒体网关控制协议(H.248/MEGACO) | 第30-34页 |
| ·BICC协议 | 第34-36页 |
| ·Q.2630与Q.IPBCP | 第36页 |
| ·基于软交换的3G核心网络 | 第36-42页 |
| ·UMTS R99 | 第37-38页 |
| ·UMTS R4 | 第38-41页 |
| ·UMTS R5 | 第41-42页 |
| ·全IP核心网基于软交换的结构实现 | 第42-43页 |
| ·小结 | 第43-44页 |
| 第三章 爱立信移动软交换技术方案 | 第44-72页 |
| ·移动软交换电路域核心网络设备简介 | 第44-49页 |
| ·软交换服务器(MSC Server) | 第44-47页 |
| ·媒体网关MGW(Media Gate Way) | 第47-49页 |
| ·爱立信GSM软交换核心网络组网特点 | 第49-55页 |
| ·软交换电路域核心网络容灾及QoS保障机制 | 第55-59页 |
| ·软交换电路域核心网络规划 | 第59-67页 |
| ·软交换电路域核心网络规划原则 | 第60-62页 |
| ·软交换核心网络汇接业务方案 | 第62-64页 |
| ·软交换核心网络信令网络方案 | 第64-65页 |
| ·GSM网络向软交换核心网络过渡方案 | 第65-67页 |
| ·软交换电路域核心网络计算(Dimensioning) | 第67-71页 |
| ·软交换电路域核心网络承载带宽计算 | 第67-69页 |
| ·软交换电路域核心网络信令带宽计算 | 第69-71页 |
| ·小结 | 第71-72页 |
| 第四章 山东移动GSM网络软交换技术方案 | 第72-90页 |
| ·方案概述 | 第72-73页 |
| ·网络结构 | 第73-76页 |
| ·设备配置 | 第76-77页 |
| ·MSC Server服务器配置 | 第76页 |
| ·MGW配置 | 第76-77页 |
| ·青岛软交换详细组网结构 | 第77-89页 |
| ·网络组织概述 | 第77-78页 |
| ·青岛业务区第一批建设规模 | 第78页 |
| ·设备选型 | 第78页 |
| ·青岛业务区GSM网发展现状 | 第78-79页 |
| ·移动交换机建设方案 | 第79-80页 |
| ·青岛业务区新话路网络组织 | 第80页 |
| ·青岛业务区新信令网络组织 | 第80-81页 |
| ·中继线及信令链路的计算 | 第81-85页 |
| ·基站控制器建设方案 | 第85-86页 |
| ·编号计划 | 第86-88页 |
| ·同步方式 | 第88页 |
| ·计费及网管 | 第88-89页 |
| ·小结 | 第89-90页 |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90-91页 |
| 参考文献 | 第91-92页 |
| 术语缩写 | 第92-96页 |
| 致谢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