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3页 |
·微带天线历史 | 第10页 |
·微带天线研究内容及现状 | 第10-12页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微带天线研究背景 | 第13-21页 |
·微带天线模型与分类 | 第13-14页 |
·微带天线模型 | 第13-14页 |
·微带天线分类 | 第14页 |
·微带天线的分析方法 | 第14-16页 |
·传输线模型理论 | 第15页 |
·空腔模型理论 | 第15页 |
·多端口网络模型理论 | 第15-16页 |
·全波理论 | 第16页 |
·微带天线基本参数 | 第16-20页 |
·天线带宽 | 第16页 |
·天线方向图 | 第16-17页 |
·天线的效率和增益 | 第17-18页 |
·天线阻抗和驻波 | 第18页 |
·天线极化 | 第18页 |
·天线的S参量 | 第18-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微带天线的小型化与频带展宽技术研究 | 第21-31页 |
·微带天线小型化技术 | 第21-24页 |
·采用特殊基片 | 第21-22页 |
·采用短路探针加载 | 第22-23页 |
·附加有源网络 | 第23-24页 |
·微带天线带宽展宽技术 | 第24-30页 |
·降低等效谐振电路 Q值 | 第24-25页 |
·缝隙加载 | 第25-26页 |
·采用共面寄生贴片结构 | 第26页 |
·采用堆层结构 | 第26-27页 |
·选择合适馈电方式 | 第27-28页 |
·选择合适电抗/电阻加载 | 第28-29页 |
·选择合适阻抗匹配网络 | 第29页 |
·采用分形结构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四章 小型化宽频带微带贴片手机天线的研究 | 第31-37页 |
·终端天线技术要求 | 第31页 |
·终端天线主要类型 | 第31-33页 |
·螺旋天线 | 第31-32页 |
·平面偶极子天线 | 第32页 |
·平面倒F天线(PLANAR INVERT-F ANTENNA) | 第32-33页 |
·U形槽和短路带联合加载微带贴片天线的研究 | 第33-36页 |
·单U形槽和短路带联合加载 | 第33-34页 |
·半U形槽和短路带联合加载 | 第34-35页 |
·双U形槽和短路带联合加载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五章 应用于TD-SCDMA终端的微带贴片天线设计 | 第37-56页 |
·应用于TD-SCDMA终端的天线设计基本参数要求 | 第37页 |
·应用于TD-SCDMA终端的天线设计基本思路 | 第37-38页 |
·基于电流程理论的基型天线模型 | 第38-41页 |
·应用于 TD-SCDMA终端微带贴片天线的仿真优化与性能分析 | 第41-50页 |
·贴片长度对谐振频率的影响 | 第42页 |
·贴片宽度对谐振频率的影响 | 第42-43页 |
·短路带宽度对谐振频率的影响 | 第43-44页 |
·外U型槽长度对谐振频率的影响 | 第44-45页 |
·外U形槽宽度对谐振频率的影响 | 第45-46页 |
·内U形槽长度对谐振频率的影响 | 第46-47页 |
·内U形槽宽度对谐振频率的影响 | 第47-48页 |
·馈电位置和缝宽对谐振频率的影响 | 第48-49页 |
·对仿真优化结果的分析 | 第49-50页 |
·对天线表面电流分布的研究及仿真结果分析 | 第50-52页 |
·低谐振频率上天线表面电流分析 | 第50-51页 |
·高谐振频率上天线表面电流分析 | 第51-52页 |
·应用于 TD-SCDMA终端微带贴片天线的标准型及性能分析 | 第52-55页 |
·标准型天线 | 第52-53页 |
·标准型天线性能 | 第53-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六章 应用于 TD-SCDMA终端的微带贴片天线的测试 | 第56-58页 |
·标准型天线的测试 | 第56-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58-60页 |
·本文总结 | 第58页 |
·进一步工作展望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