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绪论 | 第9-16页 |
| 一、选题缘由 | 第9-10页 |
| 二、课题研究的重难点和研究方法 | 第10页 |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第10-12页 |
| 四、学术史回顾 | 第12-16页 |
| 第一章 明清民国时期关中地区盐渍化土壤的分布 | 第16-31页 |
| 第一节 明代以前关中地区盐渍化土壤的分布 | 第16-18页 |
| 第二节 明代的分布 | 第18-20页 |
| 第三节 清代的分布 | 第20-23页 |
| 第四节 民国时期的分布 | 第23-31页 |
| 一、盐碱土壤分布 | 第24-26页 |
| 二、沼盐化土壤分布 | 第26-31页 |
| 第二章 明清民国时期关中地区盐渍化土壤的分布特征及成因 | 第31-40页 |
| 第一节 盐渍化土壤的分布特征 | 第31-34页 |
| 一、明清民国时期盐渍化土壤的分布图 | 第31-33页 |
| 二、盐渍化土壤的分布特征 | 第33-34页 |
| 第二节 盐渍化土壤的成因 | 第34-40页 |
| 一、自然原因 | 第35-38页 |
| 二、人为原因 | 第38-40页 |
| 第三章 明清民国时期关中地区盐渍化土壤的改良 | 第40-55页 |
| 第一节 明代以前盐渍化土壤的改良 | 第40-43页 |
| 第二节 明清时期盐渍化土壤的改良 | 第43-45页 |
| 一、水利改良措施 | 第43-45页 |
| 二、种植耐盐碱作物 | 第45页 |
| 第三节 民国时期盐渍化土壤的改良 | 第45-55页 |
| 一、水利改良方法 | 第46-50页 |
| 二、物理改良法 | 第50-51页 |
| 三、生物改良方法 | 第51-52页 |
| 四、化学改良方法 | 第52-53页 |
| 五、综合治理方法 | 第53-55页 |
| 结论 | 第55-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4页 |
| 致谢 | 第64-65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