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加工视域下的广告心理效果眼动研究
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1 引言 | 第12-13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3-33页 |
·广告效果及其测评 | 第13-14页 |
·广告作品效果的测定 | 第13页 |
·广告媒体效果的测定 | 第13页 |
·广告心理效果的测定 | 第13-14页 |
·广告销售效果的测定 | 第14页 |
·广告社会效果的测定 | 第14页 |
·广告信息加工理论模型 | 第14-19页 |
·效果层次模型 | 第14-15页 |
·信息加工模型 | 第15-16页 |
·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 | 第16-17页 |
·信息加工的整合模型 | 第17-19页 |
·广告信息加工受众特征和广告特征文献综述 | 第19-25页 |
·受众特征的研究综述 | 第20-22页 |
·动机、卷入和能力 | 第20-21页 |
·认知和情感加工方式 | 第21-22页 |
·广告特征的研究综述 | 第22-25页 |
·产品类型 | 第22-23页 |
·广告诉求方式 | 第23-25页 |
·广告心理客观指标—眼动研究综述 | 第25-30页 |
·眼动研究对信息加工的意义 | 第25页 |
·眼动指标 | 第25-30页 |
·眼动中的重要概念 | 第25-27页 |
·广告的眼动研究 | 第27-30页 |
·广告心理主观指标研究综述 | 第30-32页 |
·加工层次 | 第30-31页 |
·认知反应和情感反应 | 第31页 |
·态度 | 第31-32页 |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32-33页 |
3 研究构想 | 第33-34页 |
·研究意义 | 第33页 |
·研究目的 | 第33页 |
·研究思路 | 第33-34页 |
·研究对象、方法及工具 | 第34页 |
4 预研究—确定实验材料 | 第34-38页 |
·产品类型的确定 | 第34页 |
·广告材料选择 | 第34-37页 |
·初步筛选 | 第34-36页 |
·确定正式材料 | 第36-37页 |
·广告图片的访谈研究 | 第37-38页 |
·文字与图画大小比例 | 第37页 |
·文字和图画的位置关系 | 第37-38页 |
·广告颜色 | 第38页 |
·品牌熟悉性 | 第38页 |
·其他的影响因素 | 第38页 |
·广告设计 | 第38页 |
5 研究一—广告信息加工经典模型的验证 | 第38-53页 |
·目的与假设 | 第38-39页 |
·方法 | 第39-40页 |
·被试 | 第39页 |
·实验设计 | 第39页 |
·实验仪器 | 第39页 |
·实验程序 | 第39-40页 |
·因变量的指标 | 第40页 |
·数据分析和处理 | 第40页 |
·实验结果 | 第40-51页 |
·被试分组 | 第40-41页 |
·眼动指标 | 第41-46页 |
·主观评定 | 第46-51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51-53页 |
·视向测量与意向测量 | 第51页 |
·经典模型的验证 | 第51-53页 |
·诉求方式的效应 | 第53页 |
6 研究二—广告与受众的匹配 | 第53-62页 |
·目的与假设 | 第54页 |
·方法 | 第54页 |
·被试 | 第54页 |
·实验设计 | 第54页 |
·实验仪器 | 第54页 |
·实验程序 | 第54页 |
·数据分析和处理 | 第54页 |
·实验结果 | 第54-60页 |
·被试分组 | 第55页 |
·眼动指标 | 第55-58页 |
·主观评定 | 第58-60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60-62页 |
·广告与受众的匹配 | 第60-61页 |
·其他研究成果 | 第61-62页 |
7 研究三—被试变量的眼动研究 | 第62-66页 |
·目的与假设 | 第62页 |
·方法 | 第62-63页 |
·被试 | 第62页 |
·实验设计 | 第62页 |
·实验仪器 | 第62页 |
·实验程序 | 第62-63页 |
·数据分析和处理 | 第63页 |
·实验结果 | 第63-65页 |
·性别 | 第63页 |
·专业性 | 第63-65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65-66页 |
·性别 | 第65-66页 |
·专业性 | 第66页 |
8 研究四—广告兴趣区的眼动研究 | 第66-81页 |
·目的与假设 | 第66-67页 |
·方法 | 第67页 |
·被试 | 第67页 |
·实验设计 | 第67页 |
·实验仪器 | 第67页 |
·实验程序 | 第67页 |
·数据分析和处理 | 第67页 |
·实验结果 | 第67-79页 |
·眼动指标 | 第67-77页 |
·主观评定 | 第77-79页 |
·分析和讨论 | 第79-81页 |
·兴趣区 | 第79-80页 |
·其他研究成果 | 第80-81页 |
9 结语 | 第81-84页 |
·研究结论 | 第81-82页 |
·研究创新、不足与展望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8页 |
附录 | 第88-101页 |
后记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