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多媒体语音数据库设计制作及初步测试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6-12页 |
·语音识别技术的研究历程 | 第7-8页 |
·语音识别技术的前期研究 | 第7页 |
·语音识别技术的中期研究 | 第7-8页 |
·语音识别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8页 |
·语音识别的应用领域 | 第8-9页 |
·建立数据库的意义 | 第9-10页 |
·本文所做工作及章节安排 | 第10-12页 |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 | 第10页 |
·本文章节的主要安排 | 第10-12页 |
第2章 语音识别系统的分类及预处理 | 第12-23页 |
·语音识别系统的分类 | 第12-15页 |
·语音识别系统的基本结构 | 第15-16页 |
·语音识别系统的预处理 | 第16-22页 |
·语音采样 | 第16-18页 |
·预加重 | 第18页 |
·加窗 | 第18-19页 |
·短时能量 | 第19-20页 |
·短时过零率 | 第20-21页 |
·端点检测 | 第2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语音识别特征提取及改进 | 第23-29页 |
·语音识别的特征提取 | 第23页 |
·线性预测系数(LPC) | 第23-24页 |
·线性预测倒谱系数(LPCC) | 第24-25页 |
·美尔频标倒谱系数(MFCC)及改进 | 第25-27页 |
·美尔频标倒谱系数(MFCC) | 第25-26页 |
·ΔMFCC和ΔΔMFCC | 第26页 |
·能量计算 | 第26-27页 |
·其它参数 | 第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4章 语音识别模型的训练及匹配 | 第29-38页 |
·模型训练方法 | 第29-30页 |
·偶然性训练法 | 第29页 |
·鲁棒性训练法 | 第29-30页 |
·聚类训练法 | 第30页 |
·模型匹配方法 | 第30-36页 |
·动态时间规整(DTW) | 第30-31页 |
·隐马尔可夫模型(HMM) | 第31-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5章 数据库的设计收集及测试分析 | 第38-49页 |
·本语音数据库的设计收集 | 第38-40页 |
·录音人来源 | 第38页 |
·录音人数及环境设备 | 第38-39页 |
·本语音数据库的录音内容 | 第39页 |
·本语音数据库的存储形式 | 第39-40页 |
·构建HTK语音识别系统 | 第40-41页 |
·实验参数测试及分析 | 第41-42页 |
·特征参数测试 | 第41-42页 |
·状态数测试 | 第42页 |
·实验环境及模型参数设置 | 第42页 |
·数据测试部分 | 第42-46页 |
·数字部分及分析 | 第42-45页 |
·字母部分 | 第45-46页 |
·模型改进测试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9-52页 |
·本文所做的工作 | 第49-50页 |
·本文的总结 | 第50-51页 |
·对以后研究的展望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附录1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