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自然科学总论论文--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论论文--科学的哲学原理论文

精神性质的依随还原与突现--评Jaegwon Kim的依随还原观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目录第8-10页
导言第10-12页
第1章 依随还原思想第12-22页
   ·依随及其历史发展第12-14页
   ·反驳戴维森的“反常一元论第14-16页
   ·反驳功能主义的依随主张第16-18页
   ·依随层次观第18-22页
     ·层级宇宙观第18-19页
     ·层次间的依随关系第19-20页
     ·物理实现对依随的解释第20-22页
第2章 功能还原模型第22-34页
   ·功能还原模型的背景第22-25页
   ·功能还原模型的内容第25-28页
     ·性质 M的功能化第26-27页
     ·寻找 M的实现者 Pi第27-28页
   ·功能还原模型的优势第28-31页
   ·捍卫功能还原第31-34页
第3章 消解突现性第34-41页
   ·突现性及其下向因果关系第34-37页
   ·Kim对突现性的反驳第37-41页
第4章 对依随还原及其模型的分析与评价第41-63页
   ·依随还原层级观的不完备性第41-46页
     ·关于单向“构成论”第41-43页
     ·关于单向“依随”关系第43-45页
     ·依随关系并不完备第45-46页
   ·功能还原模型的局限第46-53页
     ·分析评价性质 M的功能化第46-49页
     ·分析评价“实现者”第49-50页
     ·层次间的协同进化与多层次实现者第50-53页
   ·依随还原无法完全消解突现性第53-62页
     ·消解论证的前提并不成立第54-56页
     ·下向因果关系成立的三点理由第56-60页
     ·现代科学的新发展对突现及其下向因果关系的支持第60-62页
   ·结论第62-63页
主要中文参考文献第63-64页
主要英文参考文献第64-67页
后记第67-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产业集群的城镇化--东部地区经验及对广西的启示
下一篇:项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