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11页 |
| ABSTRACT | 第11-13页 |
| 1 引言 | 第13-19页 |
| ·纤维素酶综述 | 第13-17页 |
| ·纤维素酶的组成 | 第13页 |
| ·纤维素酶的分子结构 | 第13-14页 |
| ·纤维素酶的来源 | 第14页 |
| ·纤维素酶的作用机理 | 第14-15页 |
| ·纤维素酶的基因克隆 | 第15-16页 |
| ·表达系统的选择 | 第16页 |
| ·纤维素酶的应用 | 第16-17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7-19页 |
| 2 材料和方法 | 第19-35页 |
| ·香菇纤维素酶exg1基因的克隆 | 第19-26页 |
| ·菌株与质粒 | 第19页 |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9页 |
| ·主要试剂及试剂盒 | 第19页 |
| ·主要培养基及溶液的配制 | 第19-21页 |
| ·引物设计与合成 | 第21页 |
| ·香菇总RNA的提取 | 第21-22页 |
| ·反转录反应 | 第22页 |
| ·RT-PCR | 第22-23页 |
| ·PCR产物的扩增 | 第23页 |
| ·PCR产物割胶回收 | 第23-24页 |
| ·将回收的DNA加"A" | 第24页 |
| ·将加"A"的DNA纯化 | 第24-25页 |
| ·将目的片段连接到pMD19-T载体,构建pMD19-T-exg1 | 第25页 |
| ·E.coli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25页 |
| ·E.coli感受态细胞的转化 | 第25-26页 |
| ·E.coli中pMD19-T-exg1的提取 | 第26页 |
| ·香菇纤维素酶exg1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 | 第26-31页 |
| ·菌株与质粒 | 第26页 |
| ·主要试剂及试剂盒 | 第26页 |
| ·主要溶液的配制 | 第26-27页 |
| ·表达载体pET-28a-exg1的构建 | 第27-28页 |
| ·碱裂解法提取pET-28a-exg1 | 第28页 |
| ·表达载体pET-28a-exg1双酶切鉴定 | 第28-29页 |
| ·BL21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29页 |
| ·BL21感受态细胞的转化 | 第29页 |
| ·重组基因的诱导表达 | 第29-30页 |
| ·表达产物SDS-PAGE检测 | 第30-31页 |
| ·表达产物酶活检测 | 第31页 |
| ·香菇纤维素酶exg1基因在毕赤酵母中表达 | 第31-35页 |
| ·菌株与质粒 | 第31页 |
| ·主要培养基和溶液的配制 | 第31-32页 |
| ·表达载体pPIC9K-exg1的构建 | 第32页 |
| ·碱裂解法提取pPIC9K-exg1 | 第32-33页 |
| ·表达载体pPIC9K-exg1双酶切鉴定 | 第33页 |
| ·毕赤酵母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33-34页 |
| ·毕赤酵母感受态细胞的转化 | 第34-35页 |
| 3 结果和分析 | 第35-40页 |
| ·香菇总RNA电泳分析 | 第35页 |
| ·香菇纤维素酶基因exg1的克隆 | 第35-36页 |
| ·香菇纤维素酶基因exg1测序结果 | 第36-37页 |
| ·香菇纤维素酶基因exg1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7页 |
| ·重组pET-28a-exg1诱导产物的SDS-PAGE检测 | 第37-38页 |
| ·重组pET-28a-exg1的刚果红平板检测 | 第38-39页 |
| ·香菇纤维素酶基因exg1酵母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9-40页 |
| 4 讨论 | 第40-42页 |
| ·提取香菇总RNA的注意事项 | 第40页 |
| ·退火温度对PCR结果的影响 | 第40页 |
| ·测序结果的分析 | 第40-41页 |
| ·转化效率的影响因素 | 第41页 |
| ·酶活的测定 | 第41页 |
| ·exg1基因在毕赤酵母中表达不成功的原因 | 第41-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46-47页 |
| 致谢 | 第47-48页 |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48-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