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2页 |
·糖尿病药物的发展 | 第11-12页 |
·格列齐特概述 | 第12-15页 |
·格列齐特的理化性质 | 第12-13页 |
·格列齐特的药理作用 | 第13页 |
·格列齐特的临床应用进展 | 第13-14页 |
·格列齐特的剂型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缓释制剂的研究进展 | 第15-22页 |
·骨架型缓释片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亲水凝胶骨架片的研究进展 | 第18-22页 |
第2章 格列齐特凝胶骨架片的处方工艺探索及其评价 | 第22-45页 |
·仪器与药品 | 第22-23页 |
·仪器 | 第22页 |
·药品 | 第22-23页 |
·格列齐特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23-28页 |
·片剂释放度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23-26页 |
·片剂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26-28页 |
·格列齐特溶解度的测定 | 第28-29页 |
·格列齐特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 第29-30页 |
·格列齐特凝胶骨架缓释片处方工艺的研究 | 第30-39页 |
·处方的制备工艺 | 第30页 |
·处方因素对药物释放的影响 | 第30-34页 |
·工艺因素对药物释放的影响 | 第34-35页 |
·释放条件对药物释放的影响 | 第35-36页 |
·缓释片处方的筛选 | 第36-39页 |
·缓释片质量考察 | 第39-40页 |
·批内释放均一性试验 | 第39页 |
·批间工艺重现性试验 | 第39-40页 |
·格列齐特凝胶骨架片释要机理的探讨 | 第40-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3章 格列齐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及其缓释片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45-59页 |
·仪器与药品 | 第45页 |
·仪器 | 第45页 |
·药品 | 第45页 |
·格列齐特-羟丙基-β-环糊精缓释片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45-50页 |
·GZ 含量测定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46-48页 |
·片剂释放度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48-50页 |
·小结 | 第50页 |
·GZ-HP-β-CD 包合物的考察 | 第50-55页 |
·GZ-HP-β-CD 包合物的制备方法 | 第50-51页 |
·GZ-HP-β-CD 包合物的鉴定 | 第51-55页 |
·GZ-HP-β-CD 包合物制备方法的确定 | 第55-56页 |
·影响因素的考察 | 第56-58页 |
·摩尔配比不同对包合的影响 | 第56页 |
·搅拌时间不同对包合的影响 | 第56-57页 |
·包合温度不同对包合的影响 | 第57-58页 |
·讨论 | 第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4章 格列齐特-羟丙基-β-环糊精缓释片的制备 | 第59-67页 |
·仪器与药品 | 第59-60页 |
·仪器 | 第59页 |
·药品 | 第59-60页 |
·GZ-HP-β-CD 缓释片处方工艺的研究 | 第60-66页 |
·处方的制备工艺 | 第60页 |
·处方因素对药物释放的影响 | 第60-63页 |
·工艺因素对药物释放的影响 | 第63-64页 |
·缓释片处方的确定 | 第64页 |
·缓释片质量考察 | 第64-66页 |
·讨论 | 第66页 |
·HPMC 用量的影响 | 第66页 |
·HPMC 粘度的影响 | 第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5章 格列齐特缓释片家犬体内药动学研究 | 第67-77页 |
·仪器与药品 | 第67页 |
·仪器 | 第67页 |
·药品 | 第67页 |
·体内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67-72页 |
·色谱条件 | 第67-68页 |
·储备液的配制 | 第68页 |
·血浆样品的处理 | 第68页 |
·色谱分析方法的专属性 | 第68-69页 |
·标准曲线的制备 | 第69-70页 |
·分析方法的确证 | 第70-72页 |
·给药方案及血样采集 | 第72页 |
·血药浓度测定结果 | 第72-73页 |
·药动学参数计算结果 | 第73-75页 |
·相对生物利用度计算 | 第73-74页 |
·体内外相关性评价 | 第74-75页 |
·讨论 | 第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结论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