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4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11页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11页 |
三、本选题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四、研究的重点和创新点 | 第12-13页 |
五、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第一章 一般均衡理论与非均衡理论的介绍 | 第14-17页 |
第一节 一般均衡理论 | 第14-15页 |
一、均衡的含义 | 第14页 |
二、一般均衡理论的基本观点 | 第14页 |
三、一般均衡理论的基本假设 | 第14-15页 |
第二节 非均衡理论 | 第15-17页 |
一、非均衡的含义 | 第15页 |
二、非均衡的基本特征 | 第15页 |
三、非均衡理论的基本假设 | 第15-16页 |
四、非均衡理论的启示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我国住房市场非均衡分析 | 第17-35页 |
第一节 房地产市场的特点与结构 | 第17-18页 |
一、房地产市场的特点 | 第17页 |
二、房地产市场的结构 | 第17-18页 |
第二节 我国住房市场非均衡运行的表现 | 第18-25页 |
一、房地产市场非均衡的概念及其类型 | 第18-19页 |
二、我国住房市场非均衡的表现 | 第19-25页 |
第三节 我国住房市场非均衡运行的原因 | 第25-29页 |
一、市场机制不完善 | 第25-26页 |
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缺陷 | 第26-27页 |
三、地方政府调控不力 | 第27-28页 |
四、房地产融资方式单一,融资门槛过低 | 第28-29页 |
第四节 非均衡状态下高空置与高房价并存的 | 第29-35页 |
一、高空置现象 | 第29-31页 |
二、高房价现象 | 第31-34页 |
三、“悖论”现象 | 第34-35页 |
第三章 住房市场非均衡实证分析—以武汉市为例 | 第35-45页 |
第一节 武汉市住房市场供求分析 | 第35-42页 |
一、武汉市住房市场供求总量分析 | 第35-38页 |
二、武汉市住房市场供求结构分析 | 第38-41页 |
三、二手住房市场情况分析 | 第41-42页 |
第二节 武汉市住房市场价格水平分析 | 第42-45页 |
一、住房价格水平分析 | 第42-43页 |
二、居民支付能力分析 | 第43页 |
三、房价收入比分析 | 第43-45页 |
第四章 非均衡状态下我国住房市场的宏观调控 | 第45-55页 |
第一节 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目标与原则 | 第45-47页 |
一、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目标 | 第45-46页 |
二、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原则 | 第46-47页 |
第二节 对我国住房市场宏观调控政策的建议 | 第47-55页 |
一、完善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供给制度,增加住房供给量 | 第47-49页 |
二、优化住房供给结构,大力推行中小户型 | 第49页 |
三、大力发展二手房市场和租赁市场 | 第49-51页 |
四、发展和完善住房金融体系,推进融资方式的多样化 | 第51-53页 |
五、转化地方政府行为机制,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作用 | 第53页 |
六、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住房消费观念 | 第53-55页 |
结束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