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我国房地产周期与房地产金融政策回顾 | 第11-24页 |
一、房地产周期与房地产金融政策关系阐释 | 第11-13页 |
(一) 房地产周期 | 第11页 |
(二) 政策因素对房地产周期波动的影响 | 第11-12页 |
(三) 房地产金融政策与房地产周期波动 | 第12-13页 |
二、不同房地产周期中房地产金融政策及实效分析 | 第13-24页 |
(一) 第一阶段(1993 年下半年—1997 年):调整阶段 | 第14-16页 |
(二) 第二阶段(1998 年—2002 年):复速与发展阶段 | 第16-19页 |
(三) 第三阶段(2003 年—):局部过热阶段 | 第19-24页 |
第二章 对我国房地产金融政策的总结与反思 | 第24-33页 |
一、房地产金融政策变化的趋势 | 第24-26页 |
(一) 中央银行对房地产市场走向的关注日益提高 | 第24-25页 |
(二) 房地产政策正逐步改变其力度和结构 | 第25页 |
(三) 房地产金融调控政策正走向预防性、间接化和多元化 | 第25-26页 |
二、影响房地产金融政策实效的因素 | 第26-31页 |
(一) 房地产金融政策自身的问题 | 第26-28页 |
(二) 房地产金融政策之外的影响因素 | 第28-31页 |
三、房地产金融政策的经验教训 | 第31-33页 |
(一) 政策实施时机把握不准,未能及时遏制房地产过热 | 第31页 |
(二) 房地产金融政策中行政手段较多,实施效果有限 | 第31-32页 |
(三) 政策设计不够完善,某些调控手段的副作用较大 | 第32-33页 |
第三章 完善我国房地产金融政策的建议 | 第33-37页 |
一、坚持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基本方向 | 第33页 |
二、注重长效机制,保持政策的连贯性 | 第33-34页 |
三、选择合适的金融政策调控方式、实施的时机和力度 | 第34-35页 |
四、注重“地区差异”和“结构性差异” | 第35-37页 |
第四章 提高房地产金融政策实效的配套措施 | 第37-41页 |
一、改变地方政府的双重身份 | 第37页 |
二、拓宽其他投资渠道,防止“金融过度支持” | 第37-38页 |
三、建立政策协调机制,保证各种政策综合效应最大化 | 第38页 |
四、加强房地产交易市场和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 | 第38-39页 |
五、健全房地产金融法律环境,维护相关利益人的权益 | 第39-40页 |
六、建立健全房地产市场检测、预警和稳定机制 | 第40-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附录 | 第44-46页 |
后记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