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古代文学(~1840年)论文

新出土墓志与唐代文学研究--以陕西地区近三十年出土墓志为考察对象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2页
   ·研究现状第7-8页
   ·国内外现有的学术研究成果第8-9页
   ·研究内容第9-10页
   ·研究方法第10-11页
   ·不足之处第11-12页
第二章:概述第12-22页
   ·墓志概述第12-14页
   ·唐代墓志概述第14-18页
   ·新出土墓志与唐研究的关系第18-22页
第三章 新出土墓志与唐代文学研究第22-40页
   ·新出土墓志的文学性研究第22-28页
   ·墓志文体的变迁第28-40页
     ·因袭旧制,骈文占据绝对优势之阶段(618年-704年)第30页
     ·骈散结合,缓慢发展之阶段(705年-756年)第30-32页
     ·孕育新变,散体开始占据江山之阶段(756年-779年)第32-34页
     ·破茧而出,达到顶峰之阶段(780年-835年)第34-37页
     ·高潮回落,沿袭前代之阶段(836年-907年)第37-40页
第四章 新出土墓志中的撰者及志主的考辨第40-79页
   ·新出土墓志与撰者研究第40-64页
     ·刘祎之考第40-43页
     ·徐彦伯考第43页
     ·刘宪考第43-44页
     ·卢藏用考第44-45页
     ·崔行功考第45-47页
     ·杜确考第47-48页
     ·柳喜考第48-49页
     ·徐峤考第49页
     ·王焘考第49-50页
     ·陆康考第50-51页
     ·裴佶考第51-52页
     ·王源中考第52-53页
     ·郑澣考第53-54页
     ·独孤霖考第54-55页
     ·李骘考第55-56页
     ·韦澳考第56-57页
     ·庾承宣考第57-58页
     ·附录第58-64页
   ·新出土墓志与志主研究第64-78页
     ·李贤考第64-66页
     ·薛元超考第66-70页
     ·严识玄考第70-71页
     ·李爽考第71-74页
     ·白敏中考第74-78页
 小结第78-79页
第五章 新出土墓志与宦官研究第79-98页
   ·宦官行迹考述第79-90页
     ·第五玄昱考第80-81页
     ·程希诠考第81-83页
     ·似先义逸考第83-86页
     ·董文萼考第86-89页
     ·闾知诚考第89-90页
   ·新出土墓志与宦官制度研究第90-98页
     ·研究宦官制度的意义第91页
     ·宦官制度研究的方向第91-98页
结语第98-100页
参考文献第100-10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04-105页
致谢第105页

论文共1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李復诗歌研究
下一篇:《诗经》祭祖诗与周代宗庙祭祀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