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树组织培养诱变育种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文献综述 | 第9-14页 |
·枣树生产与育种现状 | 第9-10页 |
·组织培养技术在枣树快繁及育种中的应用 | 第10-11页 |
·秋水仙碱在植物诱变育种中的应用 | 第11-13页 |
·秋水仙碱化学成分及功能 | 第11-12页 |
·秋水仙碱在多倍体诱导中的实践应用 | 第12-13页 |
·本研究的理论与实际价值 | 第13-14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4-17页 |
·实验材料 | 第14页 |
·实验方法 | 第14-17页 |
·枣树试管苗组培无性系的建立 | 第14页 |
·组培苗的诱变 | 第14页 |
·变异植株的选择性 | 第14-15页 |
·形态学观察 | 第14-15页 |
·解剖学观察 | 第15页 |
·染色体观察 | 第15页 |
·组培枣苗变异株系的扩繁培养 | 第15-17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7-35页 |
·不同处理对枣树组培苗诱变效果的影响 | 第17-18页 |
·秋水仙碱浓度和培养时间对组培苗诱变率的影响 | 第17页 |
·秋水仙碱浓度和培养时间对组培苗死亡率的影响 | 第17-18页 |
·变异植株与原植株的差异 | 第18-20页 |
·形态学上的差异 | 第18-19页 |
·比较解剖学上的差异 | 第19页 |
·染色体数目上的差异 | 第19-20页 |
·变异植株四倍体的组织培养 | 第20-35页 |
·四倍体枣树增殖继代培养 | 第20页 |
·四倍体枣树生根培养 | 第20-35页 |
4 讨论 | 第35-42页 |
·枣树多倍体诱导的潜力和现状 | 第35页 |
·诱变过程中外植体的生理变化 | 第35-37页 |
·形态学效应 | 第35-36页 |
·细胞学效应 | 第36页 |
·生理生化效应 | 第36-37页 |
·多倍体变异株系的选择方法 | 第37-38页 |
·变异株系纯化中存在的问题 | 第38-39页 |
·激素等对枣树组织培养的影响 | 第39-42页 |
5 结论 | 第42-43页 |
6 图板说明 | 第4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3页 |
致谢 | 第63页 |
在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