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咸阳)国际化大都市建设背景下咸阳市产业布局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内容及研究技术路线 | 第10-13页 |
·研究思路 | 第10页 |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技术路线 | 第11-13页 |
第二章 产业布局研究综述 | 第13-26页 |
·产业布局的相关理论 | 第13-17页 |
·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 第13-14页 |
·区位理论 | 第14-15页 |
·空间组织理论 | 第15-16页 |
·产业集群理论 | 第16-17页 |
·产业布局的均衡与非均衡理论 | 第17页 |
·产业布局的实践研究 | 第17-25页 |
·国内外产业布局研究重点 | 第17-20页 |
·国内外产业布局实践研究 | 第20-25页 |
·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产业布局的现状特征与宏观背景 | 第26-45页 |
·产业布局的现状特征 | 第26-38页 |
·区域地理特征 | 第26页 |
·产业发展与布局特征 | 第26-29页 |
·产业发展与布局问题诊断 | 第29-32页 |
·产业布局因素的评价 | 第32-38页 |
·产业布局的宏观背景分析 | 第38-43页 |
·经济全球化与产业布局 | 第38-39页 |
·国家宏观区域发展战略及相关政策影响 | 第39-40页 |
·区域发展战略及宏观格局影响 | 第40-43页 |
·小结 | 第43-45页 |
第四章 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与形成机制 | 第45-57页 |
·区位指向机制 | 第45-50页 |
·自然资源地域组合 | 第45-48页 |
·交通区位优势 | 第48-49页 |
·区域市场优势 | 第49-50页 |
·聚集与扩散机制 | 第50-52页 |
·技术创新机制 | 第52-53页 |
·技术条件 | 第52-53页 |
·信息资源和通信技术 | 第53页 |
·政府行为作用 | 第53-55页 |
·区域产业布局政策 | 第54页 |
·区域产业布局规划 | 第54-55页 |
·小结 | 第55-57页 |
第五章 产业发展战略与布局模式 | 第57-68页 |
·产业发展战略 | 第57-64页 |
·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与战略目标 | 第57-58页 |
·产业发展重点与空间布局策略 | 第58-64页 |
·产业布局模式 | 第64-68页 |
·理论依据 | 第64-65页 |
·布局模式选择 | 第65-68页 |
第六章 产业发展布局的支撑体系 | 第68-72页 |
·支撑体系的构成及其意义 | 第68-69页 |
·资源生态支撑 | 第69-70页 |
·城镇建设支撑 | 第70页 |
·交通网络支撑 | 第70-71页 |
·政策管理支撑 | 第71-72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结论 | 第72-73页 |
·展望 | 第73-74页 |
附表 | 第74-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插图表目录 | 第81-83页 |
学术成果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