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磺酸固体催化剂的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22页 |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 ·固体酸催化剂概述 | 第11-13页 |
| ·固体酸催化剂简介 | 第11页 |
| ·固体酸催化剂分类 | 第11-13页 |
| ·固体酸催化剂应用 | 第13页 |
| ·新型固体酸催化剂 | 第13-20页 |
| ·负载型固体酸催化剂 | 第14-15页 |
| ·键合型固体酸催化剂 | 第15-16页 |
| ·硅胶载体性质 | 第16-17页 |
| ·活性炭载体性质 | 第17-19页 |
| ·硅藻土载体性质 | 第19-20页 |
|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20-22页 |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2-34页 |
| ·前言 | 第22页 |
| ·实验药品和仪器 | 第22-25页 |
| ·实验药品 | 第22-24页 |
| ·实验仪器和设备 | 第24-25页 |
| ·实验方法 | 第25-32页 |
| ·键合型有机磺酸固体催化剂的制备 | 第25-28页 |
| ·负载型有机磺酸固体催化剂的制备 | 第28-31页 |
| ·催化剂的酯化应用 | 第31-32页 |
| ·催化剂表征 | 第32-34页 |
| ·酸性表征 | 第32-33页 |
| ·结构表征 | 第33-34页 |
| 第三章 键合型有机磺酸固体催化剂的研究 | 第34-47页 |
| ·前言 | 第34页 |
| ·催化剂表征分析 | 第34-41页 |
| ·红外光谱分析(FT-IR) | 第34-37页 |
| ·BET 测定结果 | 第37-38页 |
| ·元素分析 | 第38-39页 |
| ·气相色谱分析(GC) | 第39-40页 |
| ·扫描电镜分析(SEM) | 第40-41页 |
| ·催化剂酸量 | 第41页 |
| ·合成条件及方法优化 | 第41-46页 |
| ·硅胶预处理方式对催化剂的影响 | 第41-42页 |
| ·硅胶种类对催化剂的影响 | 第42页 |
| ·苯乙烯键合反应条件对催化剂的影响 | 第42-45页 |
| ·苯乙烯键合反应后抽提条件对催化剂的影响 | 第45页 |
| ·磺化条件对催化剂的影响 | 第45-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第四章 负载型固体酸催化剂的研究 | 第47-64页 |
| ·前言 | 第47页 |
| ·催化剂表征分析 | 第47-53页 |
| ·红外光谱分析(FT-IR) | 第47-51页 |
| ·BET 测定结果 | 第51-52页 |
| ·X-射线荧光分析(XRF) | 第52页 |
| ·扫描电镜分析(SEM) | 第52-53页 |
| ·催化剂酸量 | 第53页 |
| ·合成条件及方法优化 | 第53-63页 |
| ·载体种类对催化剂的影响 | 第53-55页 |
| ·载体预处理方式对催化剂的影响 | 第55-56页 |
| ·抽提条件对催化剂的影响 | 第56-57页 |
| ·吸附法反应条件对催化剂的影响 | 第57-60页 |
| ·浸渍法反应条件对催化剂的影响 | 第60-62页 |
| ·吸附法与浸渍法对比 | 第62-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第五章 固体酸催化剂的酯化应用 | 第64-75页 |
| ·前言 | 第64页 |
| ·酯化反应产物分析 | 第64-66页 |
| ·不同固体酸催化剂间的活性比较 | 第66-67页 |
| ·不同固体酸催化剂间的重复使用性比较 | 第67-68页 |
| ·催化剂失活原因初探 | 第68-73页 |
| ·酸量变化 | 第68-69页 |
| ·热重分析(TG) | 第69-73页 |
|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 结论 | 第75-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8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82-83页 |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