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引言 | 第7-10页 |
第一部分 会计寻租的基本理论 | 第10-37页 |
一、寻租理论 | 第10-17页 |
(一) 寻租理论的起源 | 第10-12页 |
(二) 寻租理论的发展 | 第12-15页 |
(三) 会计寻租的内涵 | 第15-17页 |
二、会计寻租的特点 | 第17-19页 |
(一) 会计寻租的特点 | 第17页 |
(二) 我国会计寻租的独特之处 | 第17-19页 |
三、会计寻租产生的原因 | 第19-24页 |
(一) 会计寻租产生的基本原因 | 第19-20页 |
(二) 我国会计寻租产生的具体原因 | 第20-24页 |
四、会计寻租的均衡 | 第24-27页 |
(一) 利益相关者博弈 | 第24-26页 |
(二) 会计寻租均衡 | 第26-27页 |
五、会计寻租行为的主体 | 第27-37页 |
(一) 国家政府会计寻租的主体 | 第27-28页 |
(二) 经营者的会计寻租主体 | 第28-30页 |
(三) 所有者的会计寻租主体 | 第30-32页 |
(四) IT环境下的程序控制人员的会计寻租主体 | 第32页 |
(五) 中介机构的会计寻租主体 | 第32-33页 |
(六) 企业内部部门的会计寻租主体 | 第33-37页 |
第二部分 会计寻租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中的表现 | 第37-45页 |
一、会计准则国际协调进程中的会计寻租行为 | 第37-40页 |
(一) 国际会计寻租的驱动力 | 第37-39页 |
(二) 会计国际协调进程中会计寻租行为的表现 | 第39-40页 |
二、我国新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中会计寻租的表现 | 第40-45页 |
(一) 压缩会计寻租的空间 | 第41-42页 |
(二) 产生新的会计寻租手段 | 第42-43页 |
(三) 提高了我国参与国际会计准则协调过程中寻租的能力 | 第43-45页 |
第三部分 会计寻租的经济后果及对策 | 第45-57页 |
一、会计寻租的经济后果 | 第45-49页 |
(一) 会计寻租引起社会成本的增加 | 第45-46页 |
(二) 会计寻租造成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 第46-47页 |
(三) 会计寻租降低会计监管效率 | 第47-48页 |
(四) 对资本市场产生不利的影响 | 第48-49页 |
二、抑制会计寻租的对策 | 第49-57页 |
(一) 加快行政机构改革步伐,转变政府职能 | 第50页 |
(二) 完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制定完善的会计准则 | 第50-52页 |
(三) 强化监督机制,加大处罚力度,增加会计寻租成本 | 第52-53页 |
(四) 建立和完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 | 第53-55页 |
(五) 提高人们的反寻租意识,建立反寻租的道德规范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后记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