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6-26页 |
·遗传标记 | 第6-14页 |
·遗传标记概述 | 第6-14页 |
·微卫星 DNA 标记 | 第14-22页 |
·微卫星标记的发现 | 第14页 |
·微卫星 DNA 的结构 | 第14-15页 |
·微卫星的遗传特点 | 第15-16页 |
·微卫星的多态性机理 | 第16-17页 |
·微卫星 DNA 功能 | 第17页 |
·微卫星位点的获得 | 第17页 |
·微卫星标记与生产性状的结合 | 第17-18页 |
·微卫星 DNA 在羊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 第18-22页 |
·数量性状位点 | 第22-23页 |
·标记辅助选择(MAS) | 第23-24页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4-26页 |
第二章 新品系绒山羊微卫星位点多态性及其与经济性状的相关分析 | 第26-51页 |
·实验材料 | 第26-28页 |
·样本的采集 | 第26页 |
·微卫星引物 | 第26页 |
·试剂及仪器 | 第26-28页 |
·实验方法 | 第28-33页 |
·基因组 DNA 的提取 | 第28-29页 |
·DNA 浓度和纯度的检测 | 第29页 |
·设计引物 | 第29-31页 |
·PCR 扩增 | 第31-32页 |
·PCR 扩增产物的凝胶电泳 | 第32页 |
·聚丙烯酰胺凝胶的银染(以下操作均在摇床上进行) | 第32-33页 |
·微卫星基因型的判定 | 第33页 |
·统计分析 | 第33-34页 |
·等位基因频率(ALLELE FREQUENCE) | 第33页 |
·多态信息含量(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 PIC) | 第33页 |
·群体杂合度(HETEROZYGOSITY, H) | 第33页 |
·有效等位基因数(EFFECTIVE NUMBERS OF ALLELES,NE) | 第33-34页 |
·与经济性状结合进行统计分析 | 第3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4-45页 |
·基因组 DNA 的检测 | 第34页 |
·微卫星位点的检测 | 第34-35页 |
·13 个微卫星位点的研究结果 | 第35-45页 |
·讨论 | 第45-49页 |
·微卫星的选择 | 第45页 |
·标记密度与样本容量 | 第45-46页 |
·实验过程中影响微卫星多态性分析的因素 | 第46-49页 |
·结论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附录 | 第56-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