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基于TCP/IP的网络流量分析模型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9页
第1章 前言第9-15页
   ·选题背景第9页
   ·选题意义第9-1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第13-14页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4页
   ·本文的组织第14-15页
第2章 网络流量采集综述第15-25页
   ·概述第15-19页
     ·流量监测性能分析第15-16页
     ·流量性能参数的测量第16-17页
     ·网络流量监测的应用第17-19页
   ·网络流量采集方法第19-21页
     ·主动测量第19-20页
     ·被动测量第20-21页
   ·网络流量采样技术第21-25页
     ·传统的采样技术第22-23页
     ·改进的采样技术第23-25页
第3章 网络流量监测模型架构第25-34页
   ·模型架构介绍第25-26页
   ·构建流量监测模型第26-29页
     ·系统模型的总体功能设计第26-27页
     ·系统模型的总体框架第27-29页
   ·系统模块的设计第29-33页
     ·中央控制系统描述第29页
     ·中央控制系统结构设计第29-31页
     ·规则集的创建第31-33页
   ·小结第33-34页
第4章 网络流量模型中的流量采集问题第34-47页
   ·基于流的网络流量定义第34页
   ·流量数据的获取第34-37页
   ·流量采集编程原理第37-38页
   ·流量采集步骤第38-40页
   ·子模块功能划分第40-42页
   ·子模块具体实现第42-47页
     ·数据采集模块的编程第42-44页
     ·数据接收模块的编程第44-46页
     ·小结第46-47页
第5章 网络流量采集数据分析第47-61页
   ·数据分析模块设计第47-48页
   ·数据分析子模块的整体划分第48-51页
   ·流量数据组织第51-52页
     ·实时流量数据的组织第51页
     ·历史流量数据的组织第51-52页
   ·子模块的编程与实现第52-55页
     ·数据分析模块的编程第52-53页
     ·历史数据管理模块的编程第53-54页
     ·数据存储模块的设计第54页
     ·数据显示模块的设计第54-55页
   ·异常流量处理模块的设计第55-59页
     ·异常流量检测的基础知识第55页
     ·实时抽样测量技术第55-56页
     ·异常流量模型的设计第56-58页
     ·异常报警规则的产生第58-59页
   ·小结第59-61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61-64页
   ·研究总结第61-62页
   ·创新点第62-63页
   ·进一步的工作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7页
致谢第67-68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孔石莼—赤潮异弯藻相互作用及其对UV-B辐射的响应
下一篇:矿井人因事故主动型纵深防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