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机械开挖沟槽的稳定性研究
|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7页 |
| 0 前言 | 第7-8页 |
| 1 绪论 | 第8-13页 |
| ·研究背景及现状 | 第8-12页 |
|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 2 土工离心模型试验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 | 第13-33页 |
| ·概述 | 第13-14页 |
| ·土工离心模型试验的发展简史及趋势 | 第14-17页 |
| ·土工离心模型试验的发展简史 | 第14-15页 |
| ·土工离心模型试验的发展趋势 | 第15-17页 |
| ·土工离心模型试验的原理 | 第17-26页 |
| ·离心模型试验的相似比尺 | 第17-20页 |
| ·离心模型试验技术的有效性 | 第20-26页 |
| ·离心模型试验的误差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 第26-33页 |
| ·离心力引起的误差 | 第26-28页 |
| ·离心机启动和制动误差 | 第28页 |
| ·边界效应问题 | 第28-29页 |
| ·粒径效应问题 | 第29-30页 |
| ·开挖试验中的相似比尺问题 | 第30-33页 |
| 3 建筑机械开挖沟槽的离心模型试验 | 第33-58页 |
| ·概述 | 第33页 |
| ·土工离心模型试验设备 | 第33-37页 |
| ·土工离心机 | 第33-34页 |
| ·开挖装置及其他设备 | 第34-37页 |
| ·建筑机械荷载的模型 | 第37-42页 |
| ·建筑机械中心荷载的模型 | 第37-39页 |
| ·建筑机械偏心荷载的模型 | 第39-42页 |
| ·模型地基 | 第42-44页 |
| ·模型地基的制作方法 | 第42-43页 |
| ·模型地基的强度特性 | 第43-44页 |
| ·试验方案及方法 | 第44-46页 |
| ·沟槽槽壁的破坏形态 | 第46-53页 |
| ·砂土地基沟槽槽壁的破坏形态 | 第46-51页 |
| ·关东火山灰地基沟槽槽壁的破坏形态 | 第51-53页 |
| ·挖掘机荷载对开挖深度的影响 | 第53-55页 |
| ·砂土地基的开挖深度 | 第53-54页 |
| ·关东火山灰地基的开挖深度 | 第54-55页 |
| ·挖掘机荷载对槽壁坍塌时滑动土体宽度的影响 | 第55-56页 |
| ·建筑机械中心荷载作用的情况 | 第55页 |
| ·建筑机械偏心荷载作用的情况 | 第55-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 4 沟槽的稳定性分析 | 第58-76页 |
| ·概述 | 第58-60页 |
| ·建筑机械中心荷载作用情况下开挖沟槽的稳定性分析 | 第60-71页 |
| ·开挖深度上限解 | 第60-65页 |
| ·开挖深度上限解简化式 | 第65-66页 |
| ·上限解简化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比较 | 第66-69页 |
| ·利用上限解简化式讨论挖掘机荷载影响区 | 第69-71页 |
| ·建筑机械偏心荷载作用情况下开挖沟槽的稳定性分析 | 第71-75页 |
| ·上限解简化式的适用性 | 第71-72页 |
| ·上限解简化式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比较 | 第72-74页 |
| ·利用简化式讨论偏心距及接触压力对开挖深度的影响 | 第74-75页 |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 5 结论 | 第76-78页 |
| ·结论 | 第76-77页 |
| ·尚待解决的问题 | 第77-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83页 |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