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基质浓度对短程反硝化聚磷效果的影响特性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31页
   ·研究背景第12-19页
     ·氮磷污染物的危害第12-14页
     ·传统生物脱氮除磷原理第14-15页
     ·生物除磷和生物脱氮过程的矛盾和竞争第15-17页
     ·生物脱氮除磷新技术第17-19页
   ·反硝化聚磷研究现状第19-25页
     ·反硝化聚磷原理第19页
     ·反硝化聚磷影响因素第19-21页
     ·反硝化聚磷研究进展第21-22页
     ·反硝化聚磷工艺介绍第22-25页
   ·短程反硝化聚磷理论第25-28页
     ·短程反硝化聚磷理论的提出第25-26页
     ·短程反硝化聚磷原理第26-27页
     ·短程反硝化聚磷影响因素第27页
     ·短程反硝化聚磷研究现状第27-28页
   ·SBR作为脱氮除磷反应器的特点第28-29页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目的和内容第29-31页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9页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9-31页
第二章 试验装置及条件第31-34页
   ·试验装置第31页
   ·反硝化除磷系统的运行方式第31-32页
   ·试验用水第32页
   ·分析方法第32页
   ·本文所用指标的计算方法第32-34页
第三章 短程反硝化聚磷菌的培养与驯化第34-45页
   ·试验目的和试验方案第34-35页
     ·试验目的第34页
     ·试验内容第34页
     ·试验方法第34-35页
   ·培养驯化过程及结果讨论第35-42页
     ·厌氧/好氧污泥驯化第35-36页
     ·厌氧/缺氧污泥驯化第36-42页
   ·反硝化聚磷菌的不可逆转性第42-44页
   ·小结第44-45页
第四章 NO_2~-浓度对短程反硝化聚磷的影响第45-57页
   ·试验目的和试验方案第45-46页
     ·试验目的第45页
     ·试验内容第45页
     ·试验方案第45-46页
   ·NO_2~-投加量对短程反硝化聚磷速率的影响第46-48页
     ·以NO_2~-或NO_3~-为电子受体聚磷速率的理论分析第46-47页
     ·NO_2~-浓度对短程反硝化聚磷速率的影响分析第47-48页
   ·NO_2~-投加量对短程反硝化吸磷的抑制第48-50页
     ·短程反硝化聚磷菌对NO_2~-的适应性第48-49页
     ·NO_2~-对短程反硝化聚磷菌缺氧段吸磷的抑制作用第49-50页
   ·NO_2~-对好氧吸磷的影响第50-54页
     ·厌氧/好氧与污泥驯化过程中厌氧/缺氧/好氧条件下好氧吸磷的比较第50-53页
     ·厌氧/好氧与污泥驯化成熟后厌氧/缺氧/好氧条件下好氧吸磷的比较第53-54页
   ·缺氧段NO_2~-消耗量与吸磷量的关系第54-56页
   ·小结第56-57页
第五章 碳源浓度对反硝化聚磷的影响第57-67页
   ·试验目的和试验方案第57-58页
     ·试验目的第57页
     ·试验内容第57页
     ·试验方案第57-58页
   ·不同COD/PO_4~(3-)-P值对反硝化聚磷的影响第58-62页
     ·C/P值为28.5第58-59页
     ·C/P值为25第59-60页
     ·C/P值为21第60-62页
   ·碳源浓度对厌氧释磷的影响第62-63页
   ·相同COD浓度下不同厌氧释磷量对PO_4~(3-)-P去除率的影响第63-65页
   ·有机碳源浓度对缺氧吸磷的影响第65-66页
   ·小结第66-67页
第六章 除磷效率不稳定的原因分析第67-73页
   ·聚糖菌对DPAO的竞争第67-69页
   ·pH值的影响第69-70页
   ·P/C值第70-71页
   ·NO_2~-对PAO和GAO的影响第71页
   ·污泥龄的影响第71-72页
   ·其他第72-73页
结论和建议第73-76页
参考文献第76-8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3-84页
致谢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芎归胶囊制备工艺与药效学研究
下一篇:宽带小型化印制板螺旋天线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