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表索引 | 第1-11页 |
中文摘要 | 第11-13页 |
Abstract | 第13-15页 |
前言 | 第15-18页 |
绪论 本课题先行研究的基础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8-44页 |
第一节 现代化理论和生态现代化理论 | 第18-36页 |
一、现代化理论概述 | 第19-24页 |
二、生态现代化理论综述 | 第24-36页 |
第二节 海南现代化理论研究的基础和研究前沿 | 第36-38页 |
第三节 海南现代化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8-39页 |
一、理论、观点比较陈旧,不太注意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建设 | 第38页 |
二、视角太狭窄,过分强调工业现代化,不太强调环境保护和资源保护 | 第38-39页 |
三、没有以人为中心,特别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不太注意人和自然之间及其内部的协调发展 | 第39页 |
四、没有从海南特色优势出发,把海南现代化的生态指标作为研究的重要内容,海南现代化的生态指标研究还是一个空白 | 第39页 |
第四节 海南现代化进程中经济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 第39-44页 |
第一章 海南前现代开发的历史回顾 | 第44-57页 |
第一节 海南自然条件与人口 | 第44-48页 |
一、位置与疆域 | 第44-45页 |
二、地形与地貌 | 第45页 |
三、山脉 | 第45-47页 |
四、河流水系 | 第47页 |
五、人口 | 第47页 |
六、民族 | 第47页 |
七、方言 | 第47-48页 |
第二节 近代前海南经济发展的演进 | 第48-53页 |
一、远古时代海南的发展 | 第48页 |
二、西汉至南北朝时期对海南沿海局部的开拓 | 第48-49页 |
三、隋唐至南宋时期对海南环岛沿海开拓 | 第49-51页 |
四、明清时期由沿海向山区纵深拓展 | 第51-53页 |
第三节 近代海南经济发展概况 | 第53-57页 |
一、帝国主义列强的掠夺性开发 | 第53-54页 |
二、国内有识之士对开发海南的运筹 | 第54-55页 |
三、爱国华侨及实业家对海南所进行的开发活动 | 第55页 |
四、革命根据地建设和解放区的局部开发活动 | 第55-57页 |
第二章 海南现代化发展中几个重大事件的思考与现代化实现程度 | 第57-104页 |
第一节 海南现代化发展中的几个重大事件 | 第57-68页 |
一、1951年中央访问团访问海南 | 第57-59页 |
二、农垦大开发:大力发展战略物资──橡胶 | 第59页 |
三、汽车事件 | 第59-61页 |
四、海南建省办特区 | 第61-64页 |
五、十万人才下海南 | 第64-65页 |
六、开发区热 | 第65-66页 |
七、房地产泡沫 | 第66-68页 |
第二节 海南现代化发展中的重大争议 | 第68-88页 |
一、海南现代化产业发展的争议和决策过程 | 第68-85页 |
二、创建洋浦经济开发区的争论和决策过程 | 第85-88页 |
第三节 盘点反思海南发展战略历程 | 第88-92页 |
一、对大力发展橡胶的思考 | 第88-89页 |
二、对“以对外开放促进开发”的思考 | 第89页 |
三、对“超常规发展”的思考 | 第89-90页 |
四、对“生态省”建设不同模式的思考 | 第90-92页 |
第四节 海南现代化实现程度 | 第92-104页 |
一、经济发展水平分析 | 第92-95页 |
二、农业现代化水平分析 | 第95-97页 |
三、工业化程度分析 | 第97-98页 |
四、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分析 | 第98-99页 |
五、城市化水平分析 | 第99-100页 |
六、海南现代化水平的量化评价 | 第100-104页 |
第三章 海南从传统农业转向现代生态农业的历史过程 | 第104-116页 |
第一节 海南农业的区位和资源优势 | 第104-107页 |
一、具有紧邻东盟各国,农产品进出口方便的区位优势 | 第104页 |
二、气候温暖、湿润,光热水资源丰富 | 第104页 |
三、水域面积辽阔,渔业生产潜力很大 | 第104-105页 |
四、土地适宜性广,农业生物资源丰富 | 第105页 |
五、生态环境优良,有发展品质好和安全性高的农产品的优越条件 | 第105-107页 |
第二节 海南50年来农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 第107-109页 |
一、农业恢复与平稳发展时期(1950~1957年) | 第107-108页 |
二、农业受挫、调整与再发展时期(1958~1977年) | 第108-109页 |
三、结构大调整和生产大发展时期(1978年至21世纪初) | 第109页 |
第三节 海南“十五”期间农业发展的状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09-112页 |
一、“十五”期间农业发展状况 | 第110页 |
二、“十五”期间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10-112页 |
第四节 海南农业生态现代化的程度与国内外的差距 | 第112-116页 |
一、国外生态农业的发展状况 | 第112-113页 |
二、海南农业生态现代化存在的差距 | 第113-116页 |
第四章 海南工业的发展与生态化 | 第116-130页 |
第一节 海南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 第116-118页 |
一、港口众多,深水港优良,为发展大工业创造条件 | 第116页 |
二、自然资源丰富,矿产资源种类较多 | 第116-117页 |
三、具有一定的政策体制优势 | 第117页 |
四、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 | 第117页 |
五、工业发展已具有一定的基础 | 第117-118页 |
第二节 海南工业发展的概况 | 第118-126页 |
一、海南解放后至建省初期的工业 | 第118-122页 |
二、海南建省后十年的工业快速发展期 | 第122-124页 |
三、海南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 第124-126页 |
第三节 国外生态工业的发展和海南工业生态现代化存在的问题 | 第126-130页 |
一、国外生态工业的发展及其载体 | 第126-128页 |
二、海南工业的生态化问题 | 第128-130页 |
第五章 海南海洋产业的发展与生态化 | 第130-144页 |
第一节 海南丰富的海洋资源 | 第130-131页 |
第二节 海南发展海洋产业的两大意义 | 第131-133页 |
一、全局的需要 | 第131-132页 |
二、实现海南现代化的重要支撑点 | 第132-133页 |
第三节 海南海洋产业的概况 | 第133-138页 |
一、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利用的回顾 | 第133-135页 |
二、海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回顾 | 第135-136页 |
三、海洋水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回顾 | 第136-138页 |
第四节 国外海洋产业生态化发展和海南海洋产业生态化存在的问题 | 第138-144页 |
一、国外海洋产业及其生态化发展 | 第138-139页 |
二、海南海洋产业生态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139-144页 |
第六章 海南旅游业的发展及其与生态化旅游的差距 | 第144-158页 |
第一节 海南丰富的旅游资浑 | 第144-147页 |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 第144页 |
二、多姿的热带风光与宜人的气候 | 第144-145页 |
三、旖旎的海岛景观 | 第145页 |
四、美丽的山岳河川风光 | 第145页 |
五、丰富的火山、溶洞和温泉资源 | 第145-146页 |
六、巨大的生物资源 | 第146页 |
七、众多的名胜古迹 | 第146-147页 |
八、多彩的民族风情 | 第147页 |
第二节 海南旅游业的概况 | 第147-150页 |
一、海南建省前旅游业的发展 | 第147-148页 |
二、海南建省后旅游业的发展 | 第148-150页 |
第三节 海南生态旅游业的水平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 第150-158页 |
一、生态旅游的兴起、概念与内涵 | 第151-152页 |
二、生态旅游的三大效益 | 第152-153页 |
三、国外生态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 第153-154页 |
四、海南发展绿色生态旅游的有利条件 | 第154-155页 |
五、海南生态旅游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55-158页 |
第七章 海南的信息产业与生态化 | 第158-171页 |
第一节 关于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化 | 第158-160页 |
一、信息化的概念 | 第158-159页 |
二、信息化的内容 | 第159-160页 |
第二节 海南加快信息化建设的背景 | 第160-161页 |
第三节 海南加快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 第161-162页 |
第四节 海南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 第162-164页 |
第五节 海南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 | 第164-165页 |
一、信息产业处于快速起步阶段 | 第164-165页 |
二、国内知名信息企业相继来琼投资置业 | 第165页 |
三、境外政府及知名信息企业相继来琼寻求合作和发展 | 第165页 |
四、省级信息产业园开始启动 | 第165页 |
第六节 海南信息产业生态化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 第165-171页 |
一、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现状 | 第166-169页 |
二、海南的差距 | 第169-171页 |
第八章 以“健康岛、生态省”为目标,在全国率先实现生态现代化 | 第171-214页 |
第一节 海南生态现代化的国内、国际背景 | 第171-177页 |
一、国内、国际生态现代化的历史经验 | 第172-173页 |
二、国内、国际生态现代化的现实综合水平 | 第173-175页 |
三、世界生态现代化的前景分析 | 第175-177页 |
第二节 海南建设生态现代化的优越条件 | 第177-182页 |
一、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基础 | 第178-181页 |
二、海南生态现代化的情景分析 | 第181-182页 |
第三节 海南生态现代化战略的必然选择 | 第182-200页 |
一、海南生态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 第183-186页 |
二、目前海南各项现代化的生态修正 | 第186-188页 |
三、海南生态现代化的运河路径 | 第188-189页 |
四、海南生态现代化的路径图 | 第189-199页 |
五、海南生态现代化的突破口 | 第199-200页 |
第四节 海南实现生态现代化应采取的宏观措施 | 第200-202页 |
第五节 以“健康岛、生态省”为奋斗方向,全面实现海南生态现代化的预期目标 | 第202-214页 |
一、树立“保护式开发”的新理念,切实保护好海南的生态环境 | 第202-204页 |
二、环境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建设 | 第204-206页 |
三、产业的选择与发展 | 第206-210页 |
四、人居环境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 | 第210页 |
五、生态建设的保障措施 | 第210-214页 |
结语 | 第214-217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217-227页 |
后记 | 第227-2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