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第一章 概述 | 第10-20页 |
·风能 | 第10-11页 |
·国内外风电发展概况 | 第11-16页 |
·世界风电发展 | 第12-14页 |
·我国风电发展概况 | 第14-16页 |
·风力发电机组控制技术的发展概况 | 第16-19页 |
·风力发电机组控制技术的发展 | 第16-18页 |
·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策略 | 第18-19页 |
·小结 | 第19-20页 |
第二章 风力发电机组系统基本组成及功能简介 | 第20-27页 |
·组成部分简介 | 第20-26页 |
·风力机桨叶系统 | 第21-22页 |
·风力机齿轮箱系统 | 第22-23页 |
·发电机系统 | 第23-25页 |
·控制系统 | 第25-26页 |
·刹车系统 | 第26页 |
·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偏航系统功能和原理 | 第27-40页 |
·偏航控制系统的功能 | 第27页 |
·偏航控制原理 | 第27-31页 |
·风向信号和风机位置对偏航工况的影响 | 第31-39页 |
·风向 | 第31-35页 |
·风向的测量 | 第31-33页 |
·风速的测量 | 第33-34页 |
·风向传感器在机舱上的位置 | 第34-35页 |
·风机所处的地形位置等不确定因素对偏航的影响 | 第35-39页 |
·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偏航控制结构和驱动机构 | 第40-50页 |
·偏航控制机构 | 第40-45页 |
·风向传感器 | 第40-42页 |
·偏航控制器 | 第42页 |
·解缆传感器 | 第42-45页 |
·偏航驱动机构 | 第45-49页 |
·偏航轴承 | 第46页 |
·偏航驱动装置 | 第46-48页 |
·偏航制动器 | 第48-49页 |
·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风力机偏航控制过程 | 第50-57页 |
·偏航过程分析和算法流程 | 第50-55页 |
·自动偏航 | 第51-53页 |
·90 度侧风 | 第53-54页 |
·人工偏航 | 第54页 |
·自动解缆 | 第54-55页 |
·硬件结构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六章 基于一种新型算法的偏航控制系统设计 | 第57-78页 |
·算法的引入 | 第57-61页 |
·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的“Vane_Hill Climing(V_HC)”算法 | 第59-61页 |
·V_HC 控制算法的优点 | 第61页 |
·软件设计 | 第61-64页 |
·硬件系统设计 | 第64-68页 |
·系统的传动机构 | 第64-65页 |
·系统机组的选定 | 第65页 |
·功率检测 | 第65-66页 |
·控制器 | 第66-68页 |
·开关电路 | 第68页 |
·机械传动机构和伺服电机的选择 | 第68页 |
·偏航伺服电机参数的选择 | 第68-73页 |
·选择依据 | 第68-70页 |
·设计参数的确定 | 第70-72页 |
·控制偏航电机输出电路和电气连接简图 | 第72页 |
·选型 | 第72-73页 |
·设计总结 | 第73页 |
·基于V_HC 算法的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73-76页 |
·风速恒定,风向改变 | 第73-75页 |
·风向恒定,风速改变 | 第75-76页 |
·小结 | 第76-78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8-81页 |
·全文总结 | 第78-79页 |
·展望 | 第79-80页 |
·下一步工作设想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6页 |
附录 | 第86-90页 |
附录一 90度侧风程序流程图 | 第86-87页 |
附录二 人工偏航程序流程图 | 第87-88页 |
附录三 自动解缆程序流程图 | 第88-89页 |
附录四 BONFIGLIOLI 700T 系列行星齿轮减速机技术参数 | 第89-90页 |
缩略语 | 第90-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92-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