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7页 |
一、一人公司概论 | 第7-16页 |
(一) 一人公司概念及分类 | 第7-10页 |
1、一人公司的概念 | 第7页 |
2、一人公司的分类 | 第7-8页 |
(1) 形式意义的一人公司与实质意义的一人公司 | 第7页 |
(2) 初始设立的一人公司与变更后的一人公司 | 第7-8页 |
(3) 国有独资公司、法人独资公司与自然人独资公司 | 第8页 |
(4) 封闭型一人公司与开放型一人公司 | 第8页 |
(5) 清算一人公司 | 第8页 |
3、一人公司的特点 | 第8-9页 |
4、一人公司与独资企业的区别 | 第9-10页 |
(二) 关于一人公司的学术争论 | 第10-15页 |
1、否定说 | 第10-12页 |
(1) 一人公司欠缺社团性 | 第10页 |
(2) 一人公司对传统公司治理理论提出了挑战 | 第10-11页 |
(3) 一人公司不利于保护债权人 | 第11页 |
(4) 承认一人公司会导致滥用有限责任的结果 | 第11页 |
(5) 承认一人公司不利于传统个人企业的发展 | 第11-12页 |
2、肯定说 | 第12-15页 |
(1) 一人公司的有利之处 | 第12-14页 |
(2) 对于一人公司欠缺社团性的反驳 | 第14-15页 |
(三) 承认一人公司合法地位的必然性 | 第15-16页 |
1、一人公司满足了投资者需要 | 第15页 |
2、一人公司适合中小企业发展 | 第15-16页 |
3、一人公司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 第16页 |
二、一人公司的比较研究 | 第16-25页 |
(一) 两大法系有关一人公司的基本立法 | 第16-20页 |
1、英国 | 第16-17页 |
2、美国 | 第17-18页 |
3、法国 | 第18-19页 |
4、德国 | 第19页 |
5、日本 | 第19-20页 |
6、列支敦士登 | 第20页 |
(二) 对于一人公司治理之比较研究 | 第20-25页 |
1、强化资本制度,严格资本充实制度 | 第20-21页 |
2、加大公司登记制度的密度,强化公示主义与要式主义的适用 | 第21-22页 |
3、无限责任重新在法定的有限范围内适用于股东 | 第22-23页 |
4、揭开公司面纱,一人股东与公司承担连带责任 | 第23-25页 |
三、我国一人公司的发展及治理 | 第25-42页 |
(一) 94 年公司法下一人公司的发展及现状 | 第25-31页 |
1、我国一人公司的现状 | 第25-27页 |
(1) 初始设立的一人公司 | 第25页 |
(2) 变更后的一人公司 | 第25-26页 |
(3) 全资子公司 | 第26页 |
(4) 实质意义一人公司 | 第26-27页 |
2、 94 年公司法及相关规定不利于一人公司的发展与规制 | 第27-31页 |
(1) 不符合公平竞争的精神 | 第27-28页 |
(2) 不利于我国非国有经济特别是私营经济的发展 | 第28页 |
(3) 有碍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 | 第28-29页 |
(4) 不利于我国大规模跨国公司的建立 | 第29页 |
(5) 易于滋生不必要的纠纷 | 第29-30页 |
(6) 难以解决公司法的内在矛盾 | 第30-31页 |
(二) 新公司法下一人公司的发展 | 第31-36页 |
1、明确确认一人公司的合法地位 | 第31页 |
2、设定了规制一人公司交易风险的制度 | 第31-33页 |
(1) 最低资本额与出资缴纳制度 | 第31-32页 |
(2) 禁止再行设立一人公司 | 第32页 |
(3) 投资人公示制度 | 第32-33页 |
3、引入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禁止公司法人格滥用 | 第33页 |
4、对于一人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的规定 | 第33-35页 |
5、财务监督制度 | 第35页 |
6、不允许设立一人股份有限公司 | 第35-36页 |
(三) 新公司法全面规范一人公司的意义 | 第36-37页 |
1、建立一人公司法律制度是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体现了适应市场公平竞争的原则 | 第36页 |
2、建立一人公司法律制度是完善我国公司立法的需要,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 | 第36-37页 |
3、建立一人公司法律制度是改善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体现了鼓励创业弘扬创业的精神 | 第37页 |
(四) 新公司法对于一人公司治理方面存在的缺陷与不足 | 第37-39页 |
1、新公司对于“法人人格否定”原则的规定太笼统,缺乏可操作性 | 第38页 |
2、新公司法对于一人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规定略显简单 | 第38-39页 |
3、新公司法对于一人公司的财务监督的规定不够完善 | 第39页 |
4、新公司法没有承认变更后的一人公司的地位 | 第39页 |
(五) 对于一人公司治理的建议 | 第39-42页 |
1、明确“公司法人格否认”原则的地位,细化“公司法人格否认”原则的适用性规定,增强可操作性 | 第39-41页 |
2、加强对于一人公司治理的规定,进一步健全科学的一人公司内部制衡制度体系 | 第41页 |
3、进一步健全一人公司资产状况变动报告制度 | 第41页 |
4、公司登记制度的严格适用 | 第41-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中文详细摘要 | 第45-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