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DMA网络的规划设计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概述 | 第10-16页 |
·WCDMA的发展和现状 | 第10-11页 |
·WCDMA标准的演进 | 第11页 |
·WCDMA的主要特点 | 第11-13页 |
·WCDMA网络规划设计中的关键问题 | 第13-14页 |
·WCDMA的网络演进问题 | 第14-16页 |
第二章 传播模型 | 第16-25页 |
·自由空间的传播模型 | 第16-18页 |
·实际环境的路径损耗 | 第18页 |
·阴影衰落 | 第18-19页 |
·地面反射模型 | 第19-21页 |
·宏小区经验模型 | 第21-22页 |
·Hata模型 | 第21页 |
·COST-231模型 | 第21-22页 |
·Lee模型 | 第22页 |
·比较精确的模型 | 第22-23页 |
·阴影衰落的影响和模拟 | 第23-25页 |
第三章 WCDMA业务建模 | 第25-28页 |
·实时业务模型 | 第25页 |
·非实时业务模型 | 第25-26页 |
·业务激活建模 | 第26-27页 |
·区分链路激活状态 | 第26-27页 |
·所有链路产生干扰 | 第27页 |
·小结 | 第27-28页 |
第四章 WCDMA链路预算和覆盖设计 | 第28-33页 |
·在无线链路预算中的WCDMA问题 | 第28-30页 |
·上行无线链路预算 | 第29页 |
·下行无线链路预算 | 第29-30页 |
·接收机灵敏度估计 | 第30-31页 |
·遮蔽界限和软切换增益估算 | 第31-33页 |
第五章 无线网络规划分析方法 | 第33-48页 |
·静态分析 | 第33-34页 |
·静态仿真 | 第34-43页 |
·快照产生 | 第35-37页 |
·用户分布密度矩阵 | 第35-36页 |
·确定用户位置(方法一) | 第36-37页 |
·确定用户位置(方法二) | 第37页 |
·内部循环 | 第37-41页 |
·Jacobi迭代方法 | 第39页 |
·Gauss-Seidel迭代方法 | 第39-40页 |
·一种典型的迭代流程 | 第40-41页 |
·优先级处理 | 第41页 |
·收敛条件 | 第41页 |
·外部循环 | 第41页 |
·结果统计方法 | 第41-43页 |
·一般方法 | 第42页 |
·采用测试终端的方法 | 第42-43页 |
·动态仿真 | 第43-44页 |
·短时动态仿真 | 第44-46页 |
·快照产生 | 第44-45页 |
·生成并调度事件 | 第45-46页 |
·系统状态重计算 | 第46页 |
·小结 | 第46-48页 |
第六章 WCDMA系统仿真 | 第48-59页 |
·对RNP工具的一般要求 | 第48-49页 |
·必要的输入数据准备 | 第49-52页 |
·数字地图 | 第49-50页 |
·计划 | 第50页 |
·天线编辑器 | 第50-51页 |
·传输模型编辑 | 第51页 |
·接收机的类型和小区/站点样板 | 第51-52页 |
·设计 | 第52-55页 |
·输入站点 | 第52页 |
·编辑站点和小区 | 第52页 |
·定义服务要求和业务模型 | 第52-54页 |
·传输模型调整 | 第54-55页 |
·链路损耗的计算 | 第55页 |
·分析结果 | 第55-59页 |
·覆盖分析 | 第56页 |
·上行发射功率分析 | 第56-57页 |
·软切换小区数目分析 | 第57页 |
·更软切换小区数目分析 | 第57-58页 |
·激活集平均大小分析 | 第58-59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