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页 |
| 英文摘要 | 第6-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1页 |
| ·励磁参数辨识的意义 | 第7-8页 |
| ·引言 | 第7页 |
| ·励磁参数对于仿真结果的影响 | 第7-8页 |
| ·国内外励磁系统参数辨识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第8-9页 |
| ·论文工作的主要任务 | 第9-11页 |
| 第二章 发电机励磁系统模型 | 第11-22页 |
| ·励磁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 | 第11-12页 |
| ·提高电力系统暂态稳定作用 | 第11页 |
| ·提高小信号稳定作用 | 第11页 |
| ·提高电压稳定作用 | 第11-12页 |
| ·励磁系统的组成 | 第12-18页 |
| ·励磁系统的元件 | 第12-13页 |
| ·各类型励磁电源的模型 | 第13-18页 |
| ·励磁调节器的数学模型 | 第18-19页 |
| ·电压测量与调差单元 | 第18页 |
| ·放大单元 | 第18-19页 |
| ·励磁系统稳定器 | 第19页 |
| ·限幅环节 | 第19页 |
| ·完整的励磁系统模型 | 第19-22页 |
| 第三章 脉冲响应法辨识励磁参数 | 第22-32页 |
| ·脉冲响应辨识法 | 第22-28页 |
| ·系统的脉冲响应 | 第22-23页 |
| ·离散模型的参数辨识 | 第23-24页 |
| ·利用双线性变换将离散模型转换为连续模型 | 第24-28页 |
| ·简单励磁模型无噪声情况下的脉冲响应辨识 | 第28-30页 |
| ·单环节辨识 | 第29页 |
| ·对模型进行整体辨识 | 第29-30页 |
| ·辨识结果分析 | 第30页 |
| ·加入噪声情况下的脉冲响应辨识 | 第30-31页 |
| ·单环节辨识 | 第30-31页 |
| ·辨识结果分析 | 第31页 |
| ·小结 | 第31-32页 |
| 第四章 用基于 M 序列伪随机信号的相关分析法辨识励磁参数 | 第32-47页 |
| ·Wiener? Hops 方程 | 第32-34页 |
| ·相关函数的概念 | 第32-33页 |
| ·Wiener? Hops 方程 | 第33-34页 |
| ·二位式伪随机序列(M 序列) | 第34-37页 |
| ·白噪声 | 第34页 |
| ·伪随机序列 | 第34-35页 |
| ·M 序列伪随机信号的性质 | 第35-37页 |
| ·相关分析法 | 第37-39页 |
| ·相关分析法辨识脉冲响应 | 第37-38页 |
| ·M 序列伪随机信号参数的选择 | 第38-39页 |
| ·试验步骤设计 | 第39页 |
| ·简单励磁模型在无噪声情况下的参数辨识 | 第39-43页 |
| ·单环节辨识 | 第39-41页 |
| ·对模型进行整体辨识 | 第41-42页 |
| ·辨识结果分析 | 第42-43页 |
| ·不同噪声情况下的参数辨识 | 第43-44页 |
| ·单环节辨识 | 第43-44页 |
| ·辨识结果分析 | 第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7页 |
| ·辨识误差的分析 | 第44-45页 |
| ·两种辨识方法结果对比 | 第45-47页 |
| 第五章 在 PSS / E 中进行励磁系统参数辨识仿真 | 第47-54页 |
| ·仿真软件PSS / E 简介 | 第47页 |
| ·在PSS / E 中加入扰动信号 | 第47-50页 |
| ·简单励磁系统 | 第47-49页 |
| ·状态变量的初始化 | 第49页 |
| ·在信号综合端加入扰动信号 | 第49-50页 |
| ·加入信号程序框图 | 第50页 |
| ·加入扰动信号仿真 | 第50-52页 |
| ·仿真系统及待辨识模型 | 第50-51页 |
| ·辨识过程仿真 | 第51-52页 |
| ·参数辨识及结果分析 | 第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