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9页 |
一、动机和犯罪动机的基本理论 | 第9-17页 |
(一) 动机的概念和基本理论 | 第9-12页 |
1. 什么是动机 | 第9页 |
2. 与动机有关的理论观点 | 第9-12页 |
(二) 犯罪动机概述 | 第12-17页 |
1. 什么是犯罪动机 | 第12-13页 |
2. 犯罪动机的特点 | 第13-14页 |
3. 犯罪动机的功能 | 第14-15页 |
4. 犯罪动机的形成 | 第15-17页 |
二、犯罪动机的刑法地位 | 第17-35页 |
(一) 犯罪动机研究的历史沿革 | 第17-18页 |
1. 刑法学上的古典学派(旧派)对犯罪动机的态度 | 第17页 |
2. 刑法学上的实证学派(新派)对犯罪动机的态度 | 第17-18页 |
(二) 关于在我国确立犯罪动机的构成要件地位 | 第18-29页 |
1. 我国刑法中目前关于犯罪动机地位的争议 | 第18-19页 |
2. 确立犯罪动机的选择性构成要件地位 | 第19-29页 |
(三) 从立法上明确犯罪动机在量刑环节的法定地位 | 第29-30页 |
(四) 国外关于犯罪动机的理论以及立法、司法操作 | 第30-34页 |
1. 法国 | 第30-31页 |
2. 德国 | 第31-32页 |
3. 意大利 | 第32-33页 |
4. 日本 | 第33页 |
5. 英美法系规定 | 第33-34页 |
(五) 确立犯罪动机合理地位的实践意义 | 第34-35页 |
三、犯罪动机的存在范围 | 第35-40页 |
(一) 关于犯罪动机存在范围的观点 | 第35-36页 |
(二) 过失犯罪中的犯罪动机问题 | 第36-40页 |
1. 犯罪动机在过失犯罪中的存在性 | 第36-37页 |
2. 过失犯罪中的犯罪动机对犯罪本质的彰显 | 第37-39页 |
3. 过失犯罪中的犯罪动机与故意犯罪中的犯罪动机的差异性 | 第39-40页 |
四、刑事一体化下的犯罪动机 | 第40-43页 |
(一) “刑事一体化”思想 | 第40-41页 |
(二) “刑事一体化”视角下的犯罪动机 | 第41-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