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9页 |
一、对虚拟角色提供特殊法律保护的必要性 | 第9-14页 |
(一) 虚拟角色已经成为一种经济资源 | 第10-12页 |
(二) 虚拟角色商业利用导致利益失衡 | 第12-13页 |
(三) 对虚拟角色提供特殊法律保护具有显著优越性 | 第13-14页 |
二、我国现有法律不能为虚拟角色提供充分保护 | 第14-19页 |
(一) 依著作权法保护的不足 | 第14-17页 |
(二) 依商标法保护的不足 | 第17-18页 |
(三) 依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的不足 | 第18-19页 |
三、美国法律保护模式介绍及评析 | 第19-25页 |
(一) 著作权保护 | 第20-23页 |
(二) 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 | 第23-25页 |
(三) 美国虚拟角色保护模式简评 | 第25页 |
四、我国虚拟角色法律保护模式的建构 | 第25-36页 |
(一) 在文艺创作领域以著作权法单独规范 | 第26-27页 |
(二) 在商品化领域引入商品化权制度进行规制 | 第27-31页 |
(三) 虚拟角色商品化权保护的几个问题 | 第31-36页 |
余论 | 第36-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