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部分: 引论 | 第8-20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9-17页 |
(一) 概念界定 | 第9-10页 |
(二) 国外关于校本培训的研究状况 | 第10-13页 |
(三) 国内对校本培训的研究状况 | 第13-16页 |
(四) 校本培训的理论基础 | 第16-17页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7-18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第二部分: 本论 | 第20-34页 |
一、研究的过程 | 第20-21页 |
(一) 研究工具 | 第20页 |
(二) 研究对象 | 第20-21页 |
(三) 研究步骤 | 第21页 |
二、调查结果展示 | 第21-29页 |
(一) 兰州市安宁区小学教师校本培训调查现状 | 第21-26页 |
(二) 问卷统计 | 第26-29页 |
三、分析与讨论 | 第29-32页 |
(一) 兰州市安宁区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现状分析 | 第29-30页 |
(二) 调查问卷分析 | 第30-32页 |
四、研究结论 | 第32-34页 |
第三部分: 对策和建议 | 第34-43页 |
一、必须积极健康地推进校本培训工作,加强小学教师培训的针对性 | 第34页 |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积极变思想观念 | 第34-36页 |
三、因势利导,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 第36-38页 |
四、积极开展以校本培训为主要形式的多种培训,不断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 第38-40页 |
五、倡导合作学习与研讨,把合作学习与研讨作为校本培训的重要形式 | 第40-41页 |
六、学校要建立健全校本培训体系 | 第41页 |
七、客观、公正地认识校本培训 | 第41-43页 |
第四部分: 余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附录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