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论文

珠江三角洲典型陆地生态系统挥发性有机硫化合物地气交换通量研究

本文缩写第1-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4页
第一章:绪论第14-32页
   ·大气硫概述第14-17页
     ·挥发性有机硫化合物概述第17-18页
   ·VOSCs在大气化学中的作用及其大气化学过程第18-20页
   ·内陆生态系统VOSCs研究进展第20-30页
     ·内陆生态系统VOSCs源与汇第21-25页
     ·影响土壤—植物系统VOSCs通量的因素第25-30页
   ·挥发性含硫气体采样及分析测定方法第30-31页
   ·VOSCs通量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第31-32页
第二章:实验方案和内容第32-37页
   ·研究方案第32-33页
   ·研究技术路线第33-34页
   ·研究内容第34-35页
   ·预期结果第35-37页
第三章:森林生态系统VOSCs通量研究第37-71页
   ·实验部分第37-44页
     ·研究地点概况第37-39页
     ·采样箱设计第39页
     ·VOSCs气体室内分析第39-41页
     ·通量计算第41-42页
     ·其它辅助测量第42-43页
     ·数据统计第43-44页
   ·森林生态系统COS通量研究第44-58页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第44-46页
     ·结果与讨论第46-58页
       ·COS通量随森林演替的变化第48页
       ·凋落物对COS通量的影响第48-50页
       ·COS通量与微生物活性和土壤呼吸的关系第50-52页
       ·COS通量与空气COS浓度关系第52-54页
       ·COS通量与土壤温度和含水量的关系第54-55页
       ·多因素对土壤COS吸收速率的综合影响第55-57页
       ·不同垂直高度COS浓度变化第57-58页
   ·森林DMS,CS_2和DMDS通量第58-69页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第58-59页
     ·结果与讨论第59-69页
       ·不同演替阶段通量变化第62-64页
       ·凋落物对DMS释放的影响第64页
       ·浓度和通量季节变化第64-67页
       ·通量日变化第67-69页
       ·不同样点间DMS通量差异第69页
   ·本章小结第69-71页
第四章:稻田生态系统VOSCs通量研究第71-93页
   ·实验样地与实验方法第71-74页
     ·研究地点概况第71-72页
     ·水稻生理特点第72页
     ·样品采集和分析第72-73页
     ·其它辅助测量第73-74页
     ·数据计算与统计第74页
   ·结果与讨论第74-91页
     ·植物对稻田生态系统VOSCs通量的影响第76-83页
     ·干旱和水淹对VOSCs通量的影响第83-86页
     ·VOSCs通量和浓度日变化第86-88页
     ·VOSCs通量和浓度季节变化第88-90页
     ·稻田生态系统疏通量估算第90-91页
   ·本章小结第91-93页
第五章:城市草地生态系统VOSCs通量研究第93-107页
   ·实验样地与实验方法第93-94页
   ·结果与讨论第94-106页
     ·草地COS通量第95-101页
     ·草地DMS通量第101-104页
     ·草地CS_2和DMDS通量第104-106页
   ·本章小结第106-107页
第六章:菜地生态系统VOSCs通量研究第107-114页
   ·实验样地和实验方法第107-108页
   ·结果与讨论第108-113页
     ·蔬菜不同生长阶段VOSCs通量第109-111页
     ·VOSCs释放与温度的关系第111-112页
     ·VOSCs释放与CO_2交换速率的关系第112-113页
   ·本章小结第113-114页
第七章:室内培养土壤VOSCs释放研究第114-128页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115-117页
   ·结果与讨论第117-127页
     ·不同含水量对VOSCs释放的影响第117-118页
     ·含硫化合物对VOSCs释放的影响第118-127页
       ·甲硫氨酸对含硫气体释放的影响第118-121页
       ·半胱氨酸对含硫气体释放的影响第121-123页
       ·胱氨酸对含硫气体释放的影响第123-124页
       ·Na_2S对含硫气体释放的影响第124-125页
       ·Na_2SO4对含硫气体释放的影响第125-127页
       ·不同含硫化合物对VOSCs通量的影响第127页
   ·本章小节第127-128页
第八章:结论第128-131页
   ·主要结论第128-129页
   ·本研究创新点第129-130页
   ·下一步工作设想第130-131页
参考文献第131-146页
(待)发表的论文第146-147页
致谢第147-148页

论文共1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力资本、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及效应分析
下一篇:稀土Gd基磁致冷材料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