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 第1-12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12-21页 |
·试验材料 | 第12-13页 |
·供试菌株和寄主 | 第12页 |
·供试培养基 | 第12页 |
·主要仪器 | 第12页 |
·供试药品及试剂 | 第12-13页 |
·供试缓冲液 | 第13页 |
·试验方法 | 第13-21页 |
·玉米大斑病菌黑色素的提取及纯化 | 第13页 |
·玉米大斑病菌黑色素性质测定 | 第13-14页 |
·三环唑对玉米大斑病菌黑色素产生的影响 | 第14页 |
·玉米大斑病菌黑色素对致病性的影响 | 第14-16页 |
·三环唑对玉米大斑病菌生长量和产孢量的影响 | 第16页 |
·玉米大斑病菌基因组DNA中3HNR基因的克隆 | 第16-20页 |
·不同因素对玉米大斑病菌黑色素产生的影响 | 第20-2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1-41页 |
·玉米大斑病菌黑色素的获得 | 第21页 |
·玉米大斑病菌黑色素种类确定 | 第21-26页 |
·样品黑色素与标准品黑色素理化性质比较 | 第21-22页 |
·黑色素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 第22-24页 |
·黑色素红外光谱分析 | 第24-26页 |
·黑色素扫描电镜观察 | 第26页 |
·三环唑对玉米大斑病菌黑色素产生的影响 | 第26-27页 |
·黑色素缺失突变菌株的获得及致病性分析 | 第27-33页 |
·突变菌株的生长速度测定 | 第28-29页 |
·突变菌株分生孢子产生能力测定 | 第29-30页 |
·突变菌株的产毒力测定 | 第30-32页 |
·突变菌株致病力测定 | 第32-33页 |
·三环唑对玉米大斑病菌生长速率、产孢量和致病力的影响 | 第33-34页 |
·三环唑对玉米大斑病菌生长速率的影响 | 第33-34页 |
·三环唑对玉米大斑病菌产孢量的影响 | 第34页 |
·三环唑对玉米大斑病菌致病力的影响 | 第34页 |
·玉米大斑病菌3HNR基因克隆 | 第34-40页 |
·玉米大斑病菌3HNR基因同源片段扩增 | 第35页 |
·3HNR基因同源片段转化 | 第35-36页 |
·插入片段PCR检测结果 | 第36页 |
·基因片段测序和同源性分析结果 | 第36-40页 |
·影响玉米大斑病菌黑色素产生的因素 | 第40-41页 |
·抗坏血酸对玉米大斑病菌黑色素产生的影响 | 第40页 |
·不同pH值对玉米大斑病菌黑色素产生的影响 | 第40页 |
·酪氨酸对玉米大斑病菌黑色素产生的影响 | 第40-41页 |
4 讨论 | 第41-45页 |
·玉米大斑病菌黑色素的提取方法与理化性质 | 第41-42页 |
·玉米大斑病菌黑色素缺失突变菌株的获得 | 第42页 |
·玉米大斑病菌黑色素与致病性的关系 | 第42-43页 |
·玉米大斑病菌3HNR基因的克隆 | 第43页 |
·影响黑色素合成的因素 | 第43-45页 |
5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1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1-52页 |
作者简历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微生物学通报 | 第54-61页 |
植物病原真菌黑色素与致病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 第57-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