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12页 |
第一部分 我国民事执行财产调查制度的规定、运行状况及缺陷 | 第12-26页 |
一、现行财产调查制度的规定 | 第12-16页 |
(一) 申请执行人自行提供 | 第12页 |
(二) 被执行人报告或申报 | 第12-13页 |
(三) 法院依职权调查 | 第13-14页 |
(四) 传唤被执行人到庭询问 | 第14页 |
(五) 搜查 | 第14-16页 |
二、现行财产调查制度的运行状况 | 第16-20页 |
(一) 申请执行人提供被执行人财产状况或线索的方式 | 第16页 |
(二) 被执行人报告其财产状况的方式 | 第16-17页 |
(三) 人民法院依申请或依职权调查被执行人财产 | 第17-20页 |
三、我国现行财产调查制度存在的缺陷 | 第20-26页 |
(一) 申请执行人提供财产存在的缺陷 | 第20-22页 |
(二) 被执行人申报财产存在的缺陷 | 第22-23页 |
(三) 人民法院调查财产存在的缺陷 | 第23-26页 |
第二部分 外国和港台地区关于财产调查制度的比较研究 | 第26-37页 |
一、英美法系国家 | 第26-29页 |
(一) 英国 | 第26页 |
(二) 美国 | 第26-27页 |
(三) 加拿大 | 第27-29页 |
二、大陆法系国家 | 第29-33页 |
(一) 法国 | 第29-30页 |
(二) 德国 | 第30-32页 |
(三) 韩国 | 第32-33页 |
三、我国台湾地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 | 第33-35页 |
(一) 台湾地区 | 第33-34页 |
(二) 香港 | 第34-35页 |
四、比较与评析 | 第35-37页 |
第三部分 我国民事执行财产调查制度的构建 | 第37-49页 |
一、民事执行财产调查制度的法理基础 | 第37-40页 |
(一) 民事执行性质辨析 | 第37-38页 |
(二) 民事执行的价值 | 第38-39页 |
(三) 民事执行的功能 | 第39-40页 |
二、学术界和实务界关于我国民事执行财产调查制度及其保障制度的设想 | 第40-42页 |
(一) 学术界的设想 | 第40页 |
(二) 实务界的设想 | 第40-41页 |
(三) 学术界和实务界在建立保障查明被执行人财产状况制度方面的设想 | 第41-42页 |
三、我国民事执行财产调查制度的构建 | 第42-45页 |
(一) 强化申请执行人提供被执行人财产的义务,同时确立协助调查令制度 | 第42-43页 |
(二) 强化被执行人申报财产的义务,设立代宣誓保证制度,并明确规定相应的制裁措施 | 第43-44页 |
(三) 赋予执行法院调查被执行人财产状况的必要手段 | 第44-45页 |
四、建立、健全财产调查制度的保障制度 | 第45-49页 |
(一) 设立审计调查制度 | 第45-46页 |
(二) 公布拒不履行义务人名单、设立债务人名册制度 | 第46-47页 |
(三) 建立执行威慑机制 | 第47-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后记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