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1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2 马克思地租理论的科学内涵 | 第11-16页 |
·地租产生的前提: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 第12页 |
·地租:超额利润的转化形式 | 第12-13页 |
·土地价格:土地地租的购买价格 | 第13页 |
·社会主义地租理论 | 第13-16页 |
3 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6-36页 |
·我国农地征收补偿制度的现状 | 第16-31页 |
·补偿的依据 | 第16-20页 |
·补偿的原则 | 第20-26页 |
·补偿的标准 | 第26-31页 |
·我国现行农地征收补偿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31-36页 |
·补偿收益主体不明确 | 第31-33页 |
·补偿方式单一 | 第33-35页 |
·征地纠纷救济制度不够完善 | 第35-36页 |
4 马克思地租理论对完善我国农地征收补偿制度的指导意义 | 第36-51页 |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地租来源与补偿归属 | 第36-38页 |
·绝对地租与农地征收补偿 | 第36-37页 |
·级差地租与农地补偿 | 第37-38页 |
·从马克思地租理论看我国农地征收补偿中失地农民的权益问题 | 第38-42页 |
·失地农民无缘享有绝对地租 | 第38-39页 |
·补偿标准违背价格理论 | 第39-40页 |
·农民的级差地租缺乏制度保障 | 第40-41页 |
·补偿构成不合理 | 第41-42页 |
·从马克思地租理论思考我国农地征收补偿制度的完善 | 第42-51页 |
·建立明晰的土地产权制度 | 第43-45页 |
·长期稳定我国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确保级差地租II 归农民所有 | 第45-47页 |
·提高农地补偿标准 | 第47-48页 |
·建立失地农民保障机制 | 第48-50页 |
·建立失地农民技能素质培养机制 | 第50-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