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32页 |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7-18页 |
·绿色切削技术及其研究现状 | 第18-25页 |
·干切削技术 | 第18-19页 |
·MQL 技术 | 第19-21页 |
·低温冷风切削技术 | 第21-22页 |
·绿色切削刀具 | 第22-23页 |
·绿色切削液及其传统切削液的替代品 | 第23-24页 |
·环保型机床 | 第24-25页 |
·钛合金高速切削技术研究进展 | 第25-30页 |
·钛合金的切削加工特性 | 第25-26页 |
·钛合金高速切削及绿色切削研究进展 | 第26-30页 |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范围及具体工作 | 第30-32页 |
第二章 氮气介质下刀具/工件材料副的摩擦磨损研究 | 第32-52页 |
·金属切削过程中的摩擦特性分析 | 第32-38页 |
·金属固体摩擦的基本理论 | 第32-34页 |
·金属切削过程中的摩擦 | 第34-35页 |
·影响金属切削摩擦的因素及研究方法 | 第35-38页 |
·硬质合金/钛合金的摩擦磨损试验研究 | 第38-51页 |
·摩擦磨损试验方案设计 | 第38-39页 |
·气体氛围对硬质合金/钛合金摩擦磨损的影响 | 第39-44页 |
·摩擦速度对硬质合金/钛合金摩擦磨损的影响 | 第44-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三章 氮气介质下钛合金高速切削摩擦状况的试验分析 | 第52-72页 |
·高速切削试验方案 | 第52-54页 |
·工件材料 | 第52-53页 |
·切削机床与刀具 | 第53页 |
·切削参数的设置 | 第53-54页 |
·正交车削钛合金时的切削摩擦状况分析 | 第54-56页 |
·高速铣削钛合金时的切削摩擦状况分析 | 第56-64页 |
·铣削力的测量与转换 | 第56-58页 |
·不同切削介质下的切削力分析 | 第58-61页 |
·氮气介质对切屑/工件接触区摩擦状况的影响分析 | 第61-64页 |
·氮气介质下钛合金高速切削温度的试验研究 | 第64-70页 |
·钛合金高速切削温度的测量 | 第64-67页 |
·氮气介质下钛合金高速切削温度的试验与分析 | 第67-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第四章 氮气介质下高速切削钛合金时的切屑形成机理研究 | 第72-111页 |
·钛合金切削时的切屑形成 | 第72-77页 |
·钛合金切屑的典型特征 | 第72-73页 |
·钛合金切屑形成的分析方法 | 第73-74页 |
·钛合金锯齿状切屑的形成机理 | 第74-77页 |
·钛合金锯齿状切屑的有限元模拟 | 第77-88页 |
·正交切削的有限元分析模型 | 第77-81页 |
·锯齿状切屑形成的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81-88页 |
·车削钛合金时的切屑形成研究 | 第88-94页 |
·低速车削钛合金时的切屑形成分析 | 第89-91页 |
·高速车削钛合金时的切屑形成分析 | 第91-94页 |
·铣削钛合金时的切屑形成研究 | 第94-103页 |
·钛合金铣削切屑根部的提取试验 | 第94-97页 |
·高速铣削钛合金时的切屑形成分析 | 第97-103页 |
·氮气介质在钛合金高速切削时对切屑形成的作用机理 | 第103-110页 |
·氮气介质的冷却作用极其对切屑形成的影响 | 第103-107页 |
·氮气介质的减摩作用及其对切屑形成的影响 | 第107-110页 |
·本章小结 | 第110-111页 |
第五章 氮气介质下高速切削钛合金时的刀具磨损机理研究 | 第111-146页 |
·钛合金高速切削时的刀具磨损 | 第111-114页 |
·高速切削钛合金时的刀具磨损试验 | 第114-120页 |
·试验方案 | 第114-115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115-120页 |
·高速切削钛合金时的刀具磨损机理分析 | 第120-135页 |
·高速切削钛合金时刀具的脆性破坏 | 第120-125页 |
·高速切削钛合金时刀具的磨损机理 | 第125-135页 |
·高速切削钛合金时刀具磨损的数值分析与预测 | 第135-143页 |
·刀具扩散磨损模型的建立 | 第136-138页 |
·钛合金正交切削有限元模拟 | 第138-141页 |
·刀具扩散磨损的预测结果与分析 | 第141-143页 |
·氮气介质对钛合金高速切削刀具磨损的作用机理分析 | 第143-145页 |
·本章小结 | 第145-14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46-148页 |
·总结 | 第146-147页 |
·展望 | 第147-148页 |
参考文献 | 第148-157页 |
致谢 | 第157-158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58-1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