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页 | 
| §1 引言 | 第10页 |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0-15页 | 
| §3 问题的提出和本文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4 本文的特色与创新 | 第16-17页 | 
| 参考文献 | 第17-23页 | 
| 第二章 亚洲热带夏季风的爆发与推进 | 第23-46页 | 
| §1 引言 | 第23页 | 
| §2 资料和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 §3 亚洲热带夏季风的建立 | 第24-26页 | 
| §4 东南亚夏季风的爆发及环流演变 | 第26-31页 | 
| §5 本章小结 | 第31页 | 
| 参考文献 | 第31-46页 | 
| 第三章 印缅槽演变与季风爆发期间垂直运动的发展 | 第46-93页 | 
| §1 引言 | 第46-47页 | 
| §2 资料和研究方法 | 第47-49页 | 
| §3 诊断平衡模式介绍 | 第49-55页 | 
| §4 印缅槽结构特征及其演变的气候学分析 | 第55-60页 | 
| §5 1998年季风爆发期间垂直运动发展的动力学分析 | 第60-64页 | 
| §6 讨论 | 第64-66页 | 
| §7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93页 | 
| 第四章 季节转换期间大尺度水汽输送和能量的的变化 | 第93-114页 | 
| §1 引言 | 第93页 | 
| §2 资料与方法 | 第93-95页 | 
| §3 季节转换期间的水汽输送变化 | 第95-100页 | 
| §4 季节转换期间视热源和视水汽汇分析 | 第100-101页 | 
| §5 本章小结 | 第101-10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2-114页 | 
| 第五章 云南夏季风爆发与5月旱涝变化的研究 | 第114-131页 | 
| §1 引言 | 第114页 | 
| §2 资料和方法 | 第114-115页 | 
| §3 云南夏季风爆发的日期的确定 | 第115-116页 | 
| §4 季风爆发期间环流及水汽输送的变化 | 第116-118页 | 
| §5 环流及水汽输送异常与云南5月旱涝 | 第118-120页 | 
| §6 本章小结 | 第120-121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1-131页 | 
| 第六章 东亚冷空气活动对季风降水影响的研究 | 第131-157页 | 
| §1 引言 | 第131-132页 | 
| §2 资料与方法 | 第132页 | 
| §3 2004年盛夏东亚冷空气活动与我国西南地区暴雨 | 第132-139页 | 
| §4 1998年南海夏季风爆发期间冷空气活动对垂直运动场的影响 | 第139-140页 | 
| §5 本章小结 | 第140-1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141-157页 |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讨论 | 第157-160页 | 
| §1 主要结论 | 第157-159页 | 
| §2 问题与展望 | 第159-160页 | 
| 致谢 | 第160-161页 | 
| 博士生期间发表论文 | 第1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