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Y-2C气象卫星半小时间隔云图导风业务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目录 | 第1-7页 |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4页 |
·FY-2C气象卫星导风产品的开发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进展、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本文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案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导风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 第14-37页 |
·示踪云选择中应注意的问题 | 第14-15页 |
·红外亮温相关系数法 | 第15-16页 |
·序贯相似性检测(SSDA)算法 | 第16-18页 |
·SSDA算法基本原理 | 第16-17页 |
·实验结果 | 第17-18页 |
·盲搜索法 | 第18-21页 |
·盲搜索法的原理 | 第18-21页 |
·两种方法的应用个例分析 | 第21页 |
·风矢的计算 | 第21-22页 |
·示踪云高度指定 | 第22-32页 |
·确定云高度不同方法的介绍 | 第22-24页 |
·依照大气标准廓线进行的粗估云高 | 第24-27页 |
·用红外和水汽两个通道的卫星测值指定云迹风的高度 | 第27-31页 |
·水汽云图和红外窗区云图的比较 | 第27-28页 |
·红外和水汽两个通道联合指定云高算法物理本质 | 第28-30页 |
·本系统采取的算法 | 第30-31页 |
·云地分离 | 第31-32页 |
·风矢编辑-质量控制 | 第32-37页 |
·质量控制介绍 | 第32-33页 |
·风场随时间变化的质量控制 | 第33-34页 |
·高度调整法的质量控制 | 第34-37页 |
第三章 与软件工程理论相结合的业务系统开发 | 第37-58页 |
·业务系统软件工程开发的背景 | 第37页 |
·软件开发模型的选择 | 第37-38页 |
·技术实现 | 第38-45页 |
·系统流程 | 第38-39页 |
·图像产品格式及处理 | 第39-45页 |
·FY-2C简介 | 第39-40页 |
·地图投影的基本原理和算法 | 第40-41页 |
·等经纬度投影格式文件的读取 | 第41-42页 |
·GPF格式 | 第42-44页 |
·AWX报文 | 第44-45页 |
·软件开发环境及流程 | 第45-46页 |
·开发环境 | 第45页 |
·软件开发流程 | 第45-46页 |
·软件操作和功能说明 | 第46-56页 |
·气象卫星半小时间隔导风业务系统处理流程 | 第46-47页 |
·系统设置,选择文件存取路径 | 第47-48页 |
·读入文件并进行格式判断 | 第48-50页 |
·图像处理 | 第50-52页 |
·风矢追踪和计算 | 第52-54页 |
·AWX格式的风矢叠加 | 第54-56页 |
·本系统导风结果的比较 | 第56-58页 |
第四章 基于卫星云图导风结果的台风个例分析 | 第58-65页 |
·台风的结构特点 | 第58-60页 |
·对台风中心及其路径的探讨 | 第60-65页 |
·基于卫星云图导风结果的台风路径预测 | 第60-62页 |
·影响台风移动的因子 | 第62-65页 |
·台风移动所受的力和台风自身结构的关系 | 第62-64页 |
·台风登陆前后的比较 | 第64-65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