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1页 |
1 FSHR 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9-12页 |
·FSHR 的结构、功能及调控 | 第9-10页 |
·FSHR 基因的结构及位 | 第10-11页 |
·FSHR 基因与哺乳动物繁殖性能的关系 | 第11-12页 |
2 GDF9 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GDF9 的结构、功能及调控 | 第12页 |
·GDF9基因的定位 | 第12-13页 |
·GDF9基因与哺乳动物繁殖性能的关系 | 第13-14页 |
3 FecB 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Booroola 基因的发现 | 第14页 |
·FecB 基因的定位和关联分析 | 第14-16页 |
·FecB 基因的遗传方式、效应及作用机理 | 第16页 |
·FecB 基因的应用 | 第16-17页 |
4 研究方法 | 第17-20页 |
·PCR-SSCP技术 | 第17-19页 |
·微卫星技术 | 第19-20页 |
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0-21页 |
第二章 绵羊FSHR 基因多态性检测及序列分析 | 第21-29页 |
1 实验材料 | 第21页 |
·实验材料来源、采样方法及药品试剂 | 第21页 |
·分析工具软件 | 第21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1-24页 |
·羊血液 DNA 的提取 | 第21页 |
·DNA 浓度和纯度的检测 | 第21页 |
·FSHR 基因的 PCR-SSCP 检测 | 第21-24页 |
3 实验结果 | 第24-27页 |
·基因组 DNA 提取结果——从血样中提取的基因组 DNA | 第24页 |
·FSHR PCR 扩增结果 | 第24-25页 |
·FSHR 基因的SSCP 多态性检测结果 | 第25页 |
·测序结果 | 第25-27页 |
4 讨论 | 第27-29页 |
第三章 绵羊GDF9 基因多态性检测及序列分析 | 第29-34页 |
1 实验材料 | 第29页 |
·实验材料来源、采样方法及药品试剂 | 第29页 |
·分析工具软件 | 第29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9-30页 |
·羊血液 DNA 的提取 | 第29页 |
·DNA浓度和纯度的检测 | 第29页 |
·GDF9 基因的PCR-SSCP 检测 | 第29-30页 |
3 结果 | 第30-32页 |
·PCR 扩增结果 | 第30-31页 |
·GDF9 基因的 SSCP 多态性检测结果 | 第31-32页 |
·GDF9 基因第1 外显子 P2 处 PCR 产物测序结果 | 第32页 |
4 讨论 | 第32-34页 |
·GDF9 基因第1 外显子的多态性及与其他研究的比较 | 第32-33页 |
·群体规模与抽样估计值的关系 | 第33-34页 |
第四章 与FecB 基因紧密连锁的两个微卫星标记 OarAE101 及BM1329 的检测 | 第34-42页 |
1 实验材料 | 第34页 |
·实验材料来源、采样方法及药品试剂 | 第34页 |
2 实验方法 | 第34-36页 |
·羊血液 DNA 的提取 | 第34页 |
·DNA 浓度和纯度的检测 | 第34页 |
·FecB 基因紧密连锁的两个微卫星标记 OarAE101 和 BM1329 的检测过程 | 第34-36页 |
3 结果 | 第36-37页 |
·FecB 基因紧密连锁的微卫星标记 OarAE101 和 BM1329 的检测结果 | 第36页 |
·FecB 基因紧密连锁的微卫星标记 OarAE101 和 BM1329 的多态性 | 第36-37页 |
4 讨论 | 第37-42页 |
·群体h、PIC 及 Ne 的讨论 | 第37页 |
·与其他研究的比较 | 第37-38页 |
·三个绵羊品种微卫星等位基因频率分布 | 第38-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8-49页 |
附录 | 第49-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