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 第1-8页 |
第一章 国际商事仲裁协议概述 | 第8-16页 |
第一节 国际商事仲裁协议概念 | 第8-11页 |
一、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定义 | 第8-9页 |
二、“国际”与“商事”的界定 | 第9-11页 |
第二节 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法律性质 | 第11-14页 |
一、国际商事仲裁协议属于诉讼法上的契约 | 第12-13页 |
二、国际商事仲裁协议属于实体法上的契约 | 第13-14页 |
三、国际商事仲裁协议属于实体法和诉讼法上的混合契约 | 第14页 |
四、商事仲裁协议属于独立类型契约 | 第14页 |
第三节 国际商事仲裁协议有效性概述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有效要件 | 第16-38页 |
第一节 国际商事仲裁协议有效性的形式要件 | 第16-22页 |
一、形式要件的一般规定 | 第16-17页 |
二、形式要件的发展及相关问题分析 | 第17-22页 |
第二节 国际商事仲裁协议有效性的实质要件 | 第22-38页 |
一、订立仲裁协议的当事人主体适格 | 第22-29页 |
二、缔结仲裁协议的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 | 第29-30页 |
三、国际商事仲裁协议内容合法 | 第30-38页 |
第三章 有瑕疵的国际商事仲裁协议 | 第38-44页 |
第一节 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瑕疵表现形式 | 第38-41页 |
一、简漏仲裁协议 | 第38-39页 |
二、浮动仲裁协议 | 第39页 |
三、指定仲裁机构不存在或者仲裁机构名称称谓错误 | 第39-40页 |
四、既选择仲裁又选择诉讼的 | 第40-41页 |
五、选择的仲裁机构与选定的适用仲裁的仲裁规则不一致 | 第41页 |
第二节 有瑕疵的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补救 | 第41-44页 |
一、有关国家立法和仲裁机构的仲裁规则中的规定 | 第42页 |
二、实践中常见的补救完善方式 | 第42-44页 |
第四章 国际商事仲裁协议有效性异议的认定机构及法律适用 | 第44-49页 |
第一节 国际商事仲裁协议有效性异议的认定机构 | 第44-46页 |
一、由仲裁庭判定 | 第44页 |
二、由仲裁机构判定 | 第44-45页 |
三、由法院判定 | 第45-46页 |
第二节 认定仲裁协议有效与否应适用的法律 | 第46-49页 |
一、适用当事人选择的法律 | 第46-47页 |
二、适用仲裁地法律 | 第47-48页 |
三、适用一般冲突规则确定的准据法 | 第48-49页 |
第五章 我国有关仲裁协议有效性规定的不足与完善 | 第49-53页 |
一、有关临时仲裁的仲裁协议有效性问题 | 第49-50页 |
二、仲裁条款与仲裁协议书区分问题 | 第50页 |
三、确认仲裁协议有效性的法律适用 | 第50-51页 |
四、仲裁协议有效性的确认主体问题 | 第51页 |
五、仲裁协议有效性异议提出的期限问题 | 第51-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6-57页 |
后记 | 第57-58页 |
中文详细摘要 | 第58-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