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离子束生物技术的发展 | 第10页 |
·离子束生物技术的应用及取得的成果 | 第10-12页 |
·离子注入生物学效应的机理研究 | 第10页 |
·离子束应用于植物品种改良 | 第10-11页 |
·离子束应用于微生物品种改良 | 第11页 |
·离子束应用于植物转基因与远缘杂交 | 第11页 |
·展望 | 第11-12页 |
·药用植物育种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本课题研究意义和内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离子束注入麻黄生物效应研究 | 第15-30页 |
·引言 | 第15-1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6-20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16页 |
·离子注入种子 | 第16页 |
·发芽试验 | 第16-17页 |
·叶绿素含量测定 | 第17页 |
·酶活性的测定 | 第17页 |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的测定 | 第17-19页 |
·离子注入幼苗 | 第19页 |
·麻黄的组织培养 | 第19-2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0-27页 |
·低能氮离子注入对麻黄发芽的影响 | 第20页 |
·低能氮离子注入对麻黄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20-21页 |
·低能氮离子注入对麻黄自由基清除酶系的影响 | 第21-23页 |
·低能氮离子注入对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的影响 | 第23-24页 |
·低能氮离子注入对麻黄幼苗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第24-25页 |
·麻黄的组织培养 | 第25-27页 |
·讨论 | 第27-29页 |
·低能氮离子注入麻黄种子生物学效应 | 第27-28页 |
·低能氮离子注入对麻黄幼苗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第28页 |
·麻黄的组织培养 | 第28-29页 |
·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低能氮离子注入对甘草种子萌发和幼苗抗旱特征的影响 | 第30-36页 |
·引言 | 第3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0-31页 |
·材料 | 第30页 |
·方法 | 第30-3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1-34页 |
·低能氮离子注入对甘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 第31页 |
·低能氮离子注入对播种6d的甘草幼苗主根生长的影响 | 第31-32页 |
·低能氮离子注入对播种6d的甘草幼苗侧根数的影响 | 第32-33页 |
·低能氮离子注入对播种30d的甘草幼苗茎高和主根生长的影响 | 第33页 |
·低能氮离子注入对播种30d的甘草幼苗根冠重比值的影响 | 第33-34页 |
·讨论 | 第34-36页 |
第四章 集成固沙技术对甘草在沙漠生长的影响 | 第36-44页 |
·引言 | 第36-37页 |
·中试试验点简介 | 第37页 |
·中试试验设计和实施过程 | 第37-38页 |
·中试试验设计 | 第37-38页 |
·中试试验的实施过程 | 第38页 |
·甘草中试结果 | 第38-41页 |
·不同条件播种甘草的成苗率 | 第38-39页 |
·不同条件春季播种甘草的茎高 | 第39-40页 |
·不同条件春季播种甘草的根长 | 第40-41页 |
·甘草中试的生长特征及意义 | 第41-43页 |
·小结 | 第43-44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硕士期间作者撰写的论文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