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业通用技术与设备论文--密封技术论文

指尖密封结构和性能的设计分析与试验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26页
   ·研究背景第11-13页
     ·航空发动机密封技术研究的重要意义第11-12页
     ·目前发动机气路密封采用的技术及存在的问题第12-13页
   ·指尖密封的结构和特点第13-15页
   ·指尖密封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8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5-17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7-18页
   ·密封技术理论研究的主要方面及研究概况第18-24页
     ·结构优化设计及其在密封领域的应用概况第19-22页
     ·密封热分析研究概况第22-23页
     ·密封动力学特性分析研究概况第23-24页
   ·本文的研究工作第24-26页
第2章 指尖密封的迟滞泄漏与磨损分析第26-44页
   ·指尖密封的主要泄漏通道第26-28页
   ·指尖密封的迟滞特性第28-33页
     ·迟滞机理分析第28-31页
     ·指尖密封的迟滞与流体泄漏的关系第31-33页
     ·指尖密封迟滞特性表征——迟滞率第33页
   ·指尖密封的磨损性能第33-35页
     ·磨损类型第33-35页
     ·指尖密封磨损性能的表征——综合刚度第35页
   ·指尖密封迟滞与接触磨损性能影响分析第35-43页
     ·指尖密封分析模型第35-37页
     ·指尖密封迟滞率影响分析第37-39页
     ·指尖密封综合刚度影响分析第39-41页
     ·指尖密封迟滞与刚度的矛盾性分析第41页
     ·指尖密封迟滞能分析第41-43页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3章 指尖密封的多目标优化分析第44-72页
   ·指尖密封结构优化类型第44-45页
     ·双密封片优化单元第44-45页
     ·指尖密封优化层次划分第45页
   ·优化策略和方法第45-47页
   ·指尖密封多目标优化方法第47-51页
     ·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数学定义第47-48页
     ·加权法第48-49页
     ·约束法第49-51页
   ·指尖密封多目标优化分析第51-70页
     ·优化算法第51-52页
     ·统一优化法第52-63页
     ·分步优化法第63-70页
   ·优化结果比较第70-71页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4章 指尖密封的热分析第72-93页
   ·热分析基础第72-73页
     ·三种基本热传递方式第72-73页
     ·三类边界条件第73页
   ·指尖密封热分析模型第73-82页
     ·指尖密封热问题描述第73-74页
     ·指尖密封摩擦热的计算第74-77页
     ·热传递计算模型第77-82页
   ·指尖密封温度场分析第82-88页
     ·材料热物性参数的确定第82-83页
     ·指尖密封接触热阻的确定第83-84页
     ·指尖密封系统的温度场分析第84-88页
   ·热结构耦合分析第88-91页
     ·热结构耦合分析模型第88-89页
     ·热结构耦合分析结果第89-91页
   ·本章小结第91-93页
第5章 指尖密封系统动态性能分析第93-112页
   ·指尖密封动力学模型的建立第93-98页
     ·指尖密封振动系统分类第93-95页
     ·等效质量M_E的确定第95-97页
     ·等效刚度K_E的确定第97页
     ·等效阻尼C_E的确定第97-98页
   ·指尖密封系统的谐迫振动第98-103页
     ·谐迫振动动力学方程的解第98-99页
     ·指尖密封系统的谐迫振动响应第99-103页
   ·指尖密封系统的自由振动第103-105页
   ·指尖密封的振动特性分析第105-107页
     ·指尖密封的谐振特性分析第105-106页
     ·指尖密封的自由振动特性分析第106-107页
   ·利用动力学模型进行多层指尖密封的动态性能分析第107-110页
     ·多层密封片指尖密封系统的谐迫振动响应第107-108页
     ·多层密封片指尖密封系统的自由振动响应第108-110页
   ·本章小结第110-112页
第6章 指尖密封试验研究第112-121页
   ·指尖密封的试验装置第112-113页
   ·指尖密封试验件的制备第113-114页
   ·试验内容及结果第114-120页
     ·指尖密封的迟滞性能试验第114-117页
     ·指尖密封上下游压差对密封性能的影响试验第117页
     ·不同结构参数对密封泄漏量影响的比较第117-118页
     ·磨损试验及磨损系数的确定第118-120页
   ·本章小结第120-121页
第7章 结论第121-124页
参考文献第124-13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第132-133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第133-134页
致谢第134-135页

论文共1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LD泵浦内腔倍频双频固体激光技术的研究
下一篇:健康不平等:走向可持续、和谐增长的羁绊--转型期中国健康不平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