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地方政治论文--台湾省论文

试论中国台湾自由主义谱系中的李敖

目录第1-5页
中文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不应缺失的一项研究第8-27页
 一、研究发端第8-9页
 二、研究意义第9-23页
 三、国内先行研究概述第23-25页
 四、本课题研究所依据的资料与素材第25-27页
第二章 五十年代以来台湾自由主义素描第27-66页
 一、胡适与台湾自由主义发韧第27-32页
 二、张佛泉的自由主义理论第32-40页
 三、雷震的自由主义政治实践第40-46页
 四、殷海光对自由主义的诠释及殷门弟子第46-60页
  (一)、 殷海光的思想与学术意义第46-54页
  (二)、 殷门子弟第54-60页
 五、李敖:自由主义链条中的一环第60-66页
第三章 文化论争中脱颖而出的初生牛犊第66-121页
 一、自由主义的实践:李敖出场的思想价值第66-83页
  (一)、 时代背景第66-72页
  (二)、 文化养成第72-77页
  (三)、 志向与使命第77-83页
 二、冲决现行文化的藩篱第83-110页
  (一)、 文星的实践第83-91页
  (二)、 中西文化论争第91-102页
  (三)、 激烈反传统的批判理路第102-110页
 三、挑战传统伦理价值第110-121页
  (一)、 快乐自由的情爱观第110-116页
  (二)、 批驳传统的性爱理念第116-121页
第四章 寓政论于史论的历史书写:消解神话第121-147页
 一、消解国民党的权威第121-130页
  (一)、 对国民党的总检查第122-125页
  (二)、 激进的批判手段第125-126页
  (三)、 以大无畏的精神批判国民党第126-130页
 二、消解国民党领袖光环和蒋氏父子的神话第130-141页
  (一)、 孙中山第130-132页
  (二)、 蒋介石第132-136页
  (三)、 蒋经国第136-141页
 三、现实主义批判与批判话语的建立第141-147页
第五章 重估自由主义前驱的价值第147-175页
 一、李敖与胡适第147-157页
  (一)、 两人关系第147-152页
  (二)、 李敖评胡适第152-155页
  (三)、 胡适对李敖的影响第155-157页
 二、李敖与雷震第157-161页
 三、李敖与殷海光第161-175页
  (一)、 互动关系第161-163页
  (二)、 评价第163-169页
  (三)、 李敖对殷门弟子的批判第169-175页
第六章 自由主义观念具象化的文学书写第175-196页
 一、 李敖与白话文书写第175-183页
  (一)、 游戏文章与自由反叛的表达第175-178页
  (二)、 建立李氏文体的实践第178-181页
  (三)、 创作动因的心理学初探第181-183页
 二、心灵独白的文学创作第183-188页
  (一)、 以入世的姿态进行思考与创作第183-185页
  (二)、 《北京法源寺》为代表的现实主义与历史主义的创作实践第185-187页
  (三)、 读者眼中的李敖第187-188页
 三、追求情感解放的文学批评第188-196页
  (一)、 对文学偶像的批驳第188-192页
  (二)、 无所不及的批评与评点第192-194页
  (三)、 对李敖创作的简括评价第194-196页
第七章 自由权利的体制性撞击与合法斗争:游走于法律与现实之间第196-216页
 一、嘻嘻哈哈的弥勒佛:合理合法赢得民主自由第196-204页
  (一)、 内心自由与外部自由第196-197页
  (二)、 李敖的民主观第197-200页
  (三)、 争自由的技巧第200-204页
 二、起点与终点:争取言论自由的斗争第204-211页
  (一)、 争言论自由最重要第204-207页
  (二)、 百无禁忌争自由第207-211页
 三、示范性涉讼第211-216页
结束语:消解诸神与续写神话:多面的李敖第216-241页
 附录一 50-80年代李敖主要著述与大事年表第220-228页
 附录二 主要引征与参考文献第228-241页
  一、李敖作品与文本第228-233页
  二、李敖研究著作第233-234页
  三、其它参考书籍第234-238页
  四、相关论文第238-239页
  五、报刊资料第239页
  六、网络资料第239-240页
  七、口述资料第240页
  八、音响资料第240-241页
后记第241-242页

论文共2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膜生物反应器中膜污染机理的研究
下一篇:论中华老字号的法律保护--以管理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