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7-11页 |
·选题背景 | 第7-8页 |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技术路线 | 第10-11页 |
第2章 MODIS遥感探测系统的概况 | 第11-25页 |
·EOS概述 | 第11-12页 |
·EOS含义 | 第11页 |
·EOS的目的和主要任务 | 第11-12页 |
·MODIS传感器及其多光谱数据的特性 | 第12-15页 |
·MODIS组成及作用 | 第12-13页 |
·MODIS接收处理系统 | 第13页 |
·MODIS的多光谱数据特性 | 第13-15页 |
·研究状况 | 第15页 |
·MOOIS数据接受预处理及数据产品 | 第15-21页 |
·MODIS资料预处理 | 第15-16页 |
·MODIS定标后的数据产品 | 第16-18页 |
·MODIS图像几何校正 | 第18-21页 |
·EOS系统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 第21-22页 |
·主要遥感图像处理软件介绍 | 第22-25页 |
·Idrisi | 第22页 |
·PCI | 第22页 |
·ERDAS | 第22-23页 |
·ENVI | 第23-24页 |
·选择ENVI处理MODIS数据 | 第24-25页 |
第3章 研究区域的地理及气候特征 | 第25-29页 |
·成都地区的气候特征及形成 | 第25-26页 |
·成都地区的气候要素 | 第26-29页 |
·气温 | 第26页 |
·年降水量 | 第26-28页 |
·湿度 | 第28页 |
·蒸发量 | 第28-29页 |
第4章 气象探空气球的探测方法与特征 | 第29-41页 |
·气象探空气球简述 | 第29-31页 |
·云层探测 | 第31-33页 |
·云的种类 | 第31-32页 |
·云的形成 | 第32-33页 |
·大气湿度 | 第33-37页 |
·大气湿度参量 | 第33-36页 |
·大气水汽含量 | 第36-37页 |
·可降水总量反演 | 第37-38页 |
·计算比湿 | 第37-38页 |
·计算可降水总量 | 第38页 |
·探空气球数据处理 | 第38-41页 |
·提取气象数据 | 第38-39页 |
·气象数据粗差的剔除 | 第39-40页 |
·根据气象数据反演可降水总量 | 第40-41页 |
第5章 MODIS水汽数据提取与处理 | 第41-52页 |
·反演大气水汽含量算法 | 第41-47页 |
·算法概述 | 第41-42页 |
·算法 | 第42-47页 |
·数据处理 | 第47-52页 |
第6章 成都地区MODIS水汽数据与气象实测数据对比 | 第52-62页 |
·研究区范围 | 第52-53页 |
·数据处理及分析 | 第53-60页 |
·通道反演结果加权比较 | 第53-57页 |
·反演结果分通道比较 | 第57-60页 |
·误差原因分析 | 第60-62页 |
第7章 结束语 | 第62-64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62-63页 |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6页 |
附录 | 第66-70页 |
附1 气象探空数据粗差剔除IDL程序 | 第66-67页 |
附2 气象探空数据反演可降水总量IDL程序 | 第67-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