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文献综述 | 第1-20页 |
| ·茶树品种资源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 ·茶树种质资源多样性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形态标记 | 第12页 |
| ·细胞标记 | 第12-13页 |
| ·生化(同工酶)标记 | 第13页 |
| ·分子标记 | 第13-14页 |
| ·分子标记技术简介 | 第14-16页 |
| ·RAPD标记在茶树种质资源和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 第16-18页 |
| ·四川茶树品种资源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 ·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19-20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0-25页 |
| ·试验材料 | 第20页 |
| ·试剂及仪器设备 | 第20-22页 |
| ·试验方法 | 第22-25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5-35页 |
| ·模板DNA的提取 | 第25-27页 |
| ·RAPD反应体系与反应程序优化 | 第27-28页 |
| ·RAPD反应体系的优化 | 第27页 |
| ·RAPD扩增程序的优化 | 第27页 |
| ·PCR最佳反应体系和反应程序的确立 | 第27-28页 |
| ·引物筛选 | 第28-31页 |
| ·聚类分析 | 第31-33页 |
| ·分子鉴别 | 第33-35页 |
| ·特殊标记 | 第33页 |
| ·特异谱带类型 | 第33页 |
| ·不同引物谱带类型的组合 | 第33-35页 |
| 4 讨论 | 第35-40页 |
| ·基因组DNA提取与纯化 | 第35-36页 |
| ·RAPD分析的重复性和稳定性 | 第36-38页 |
| ·茶树栽培品种的聚类分析 | 第38-39页 |
| ·茶树栽培品种的分子鉴别 | 第39-40页 |
| 5 结论: | 第40-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5页 |
| 致谢 | 第45-46页 |
| 附表 | 第46-4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