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1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1-20页 |
·蛋白质印迹技术及模板蛋白质的标记 | 第11-15页 |
·蛋白质模板印迹的主要方法 | 第11-13页 |
·蛋白质印迹模板的标记 | 第13-15页 |
·蛋白质空间结构 | 第15-18页 |
·蛋白质的3D结构 | 第15-17页 |
·氨基酸侧链残基模板 | 第17页 |
·计算工具与生物信息学数据源 | 第17-18页 |
·研究设想 | 第18-20页 |
第三章 热固型聚合物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第20-31页 |
·实验部分 | 第20-21页 |
·试剂 | 第20页 |
·表征 | 第20-21页 |
·操作步骤 | 第21-22页 |
·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的反应 | 第21页 |
·聚丙烯酰胺包埋酪蛋白 | 第21页 |
·聚合物的灰化 | 第21页 |
·灰化聚合物的酸溶 | 第21-22页 |
·原子吸收检测铜离子浓度 | 第2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2-31页 |
·溶液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第22-25页 |
·聚合物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第25-31页 |
第四章 蛋白质结构中氨基酸残基聚集体的识别与分析 | 第31-4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1-35页 |
·蛋白质氨基酸残基端点的提取 | 第31-33页 |
·氨基酸残基端点的聚类分析 | 第33-34页 |
·氨基酸残基端点的组合频率 | 第34-3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5-44页 |
·372 个非冗余PDB记录二至五元残基组合频率表 | 第35-39页 |
·对蛋白质残基侧链组合多元频率表的分析 | 第39-44页 |
第五章 蛋白质空间模体的识别与功能研究 | 第44-5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4-45页 |
·蛋白质氨基酸残基端点的提取 | 第44页 |
·氨基酸残基端点的聚类分析 | 第44-45页 |
·在聚类树中对蛋白质活性部位的查找 | 第4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5-53页 |
·标记蛋白质活性部位残基组合情况的聚类树 | 第45-51页 |
·对活性部位的提取 | 第51页 |
·对活性部位组合情况的分析 | 第51-53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附录一 论文使用的主要符号的意义和单位 | 第61-62页 |
附录二 :PDB SELECT/what if选择高分辨率的同源性小于30%的372个蛋白质结构记录 | 第62-63页 |
附录三 C 语言编辑程序 | 第63-67页 |
附录四 372 个非冗余蛋白质残基三元组合频率表 | 第67-70页 |
硕士论文工作期间的成果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