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绪论 | 第6-10页 |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6-7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7-8页 |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 第8-10页 |
第一章 大众文化与大众传媒 | 第10-16页 |
一、大众文化的产生以及在我国的发展 | 第10-14页 |
(一) 大众文化的产生及主要流派 | 第10-13页 |
(二) 大众文化在我国的产生、发展与研究 | 第13-14页 |
二、大众文化与大众传媒的关系 | 第14-16页 |
(一) 大众传媒有效地促进了大众文化的产生与发展 | 第14-15页 |
(二) 大众文化影响下的大众传媒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大众文化的萌芽与播音员的角色转变 | 第16-21页 |
一、80 年代大众文化在我国的萌芽 | 第16-17页 |
二、从播音员到主持人的转变 | 第17-21页 |
(一) “主持人”首次在新闻节目中出现 | 第17-18页 |
(二) 主持人语态的转变 | 第18-21页 |
第三章 大众文化的兴起与真诚面对观众 | 第21-30页 |
一、90 年代大众文化在我国的蓬勃发展 | 第21-23页 |
二、真诚面对观众 | 第23-30页 |
(一) 《东方时空》,改造我们的语态 | 第23-26页 |
(二) 凤凰卫视,开启电视新闻主持人品牌策略 | 第26-30页 |
第四章 大众的狂欢与“零距离”交流 | 第30-39页 |
一、新世纪10 年大众文化掀起娱乐化、平民化浪潮 | 第30-32页 |
二、与观众零距离交流 | 第32-39页 |
(一) 地方台电视新闻品牌节目与主持人的崛起 | 第33-36页 |
(二) 中央电视台对电视新闻栏目的强势改版 | 第36-39页 |
第五章 反思大众文化——新语境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新走向 | 第39-43页 |
一、还观众一个绿色银屏 | 第39-41页 |
(一) 万恶的收视率 | 第39-40页 |
(二) 营造一个良好的电视新闻环境 | 第40-41页 |
二、电视新闻主持人需要走向更为宽广的舞台 | 第41-43页 |
(一) 形象更加立体 | 第41页 |
(二) 个性更加突出 | 第41-42页 |
(三) 语言更加专业 | 第42页 |
(四) 节目更具品质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