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蔬菜园艺论文

江淮分水岭地区蔬菜集雨节水栽培机理与效应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英文摘要第4-10页
1. 综述第10-17页
   ·我国农业用水矛盾第10页
   ·解决矛盾的出路-走发展节水农业的模式第10-11页
   ·我国节水农业中的技术及效益特征第11-12页
   ·国外集雨农业研究进展第12-14页
     ·关于集雨面处理技术的研究第12-13页
     ·关于集雨系统分类的研究第13页
     ·关于集雨模型的研究第13-14页
   ·国内集雨农业研究进展第14-15页
     ·关于雨水收集蓄存技术的研究第14-15页
     ·关于集雨模型的研究第15页
   ·滴灌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第15-17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7-20页
   ·实验时间和地点第17页
   ·供试土壤和实验材料第17页
   ·实验设计第17-18页
     ·人工模拟降雨实验第17页
     ·大田实验设计第17页
     ·温室大棚实验设计第17-18页
   ·观测项目及使用仪器第18-19页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第18页
     ·滴灌湿润体实验第18页
     ·观测项目第18-19页
     ·实验仪器第19页
   ·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第19-20页
3. 集雨模式研究第20-34页
   ·集雨的可行性与必要性第20-21页
     ·江淮分水岭地区的地形地貌特征第20页
     ·江淮分水岭地区的气候特征第20-21页
   ·人工模拟降雨第21-24页
     ·降雨的入渗模型第21-22页
     ·影响降雨入渗和径流的因素第22页
     ·降雨产流机制第22-23页
     ·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的意义第23-24页
   ·集雨模式试验第24-25页
     ·不同坡度的入渗特征第24页
     ·不同坡度的产流特征第24-25页
   ·雨水集蓄与蔬菜节水灌溉系统总体设计第25-31页
     ·雨水集蓄与节水灌溉的基本路线第25-26页
     ·雨水集蓄系统设计第26页
     ·供水量计算第26-28页
     ·雨水汇集和存蓄第28-29页
     ·集流效率及可集雨量第29-31页
   ·农田集雨设计第31-32页
     ·集雨沟容量设计第31-32页
     ·集雨沟结构设计第32页
   ·实验点雨水集蓄系统分析第32-33页
   ·本节小结第33-34页
4. 蔬菜节水模式研究第34-49页
   ·滴灌条件下土壤湿润体的特征第34-36页
     ·相同流量不同流速湿润体特征第35页
     ·相同流速不同质地土壤湿润体特征第35-36页
     ·相同流速不同松紧度湿润体变化特征第36页
   ·合肥地区8 月份不同覆盖处理土壤蒸发的特点第36-38页
   ·不同覆盖处理的节水效应与机理第38-41页
     ·不同覆盖处理对大蒜株高和叶面积的影响第38-39页
     ·不同覆盖处理对地表和地下5cm 温度的影响第39-40页
     ·不同覆盖方式的水分效应第40-41页
   ·大棚内外日蒸发量的变化第41-42页
   ·PC 板大棚内外温度的变化特征第42-44页
   ·大棚玉米耗水特性第44-48页
     ·玉米苗期不同灌溉方式下的日腾发量第44-46页
     ·玉米拔节期不同覆盖方式下的耗水特性第46-47页
     ·玉米拔节期同覆盖处理株高的变化特性第47-48页
   ·本节小结第48-49页
5.结论与讨论第49-51页
   ·全文结论第49页
     ·讨论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5页
致谢第55-56页
作者简介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药用昆虫中华真地鳖营养生理及其活性物质研究
下一篇:建筑构造与细部的文化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