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前言 | 第1-20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大陆伸展构造最新研究进展 | 第9-16页 |
·大陆地壳伸展变形的模式及伸展断层 | 第10-12页 |
·伸展构造与岩浆活动及沉积作用 | 第12-13页 |
·伸展构造与重力垮塌 | 第13-15页 |
·构造偏应力有关的伸展构造 | 第15-16页 |
·研究区中新生代伸展构造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伸展构造研究 | 第18页 |
·伸展活动与盆地关系的研究 | 第18页 |
·伸展构造与岩浆活动的研究 | 第18页 |
·伸展构造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及地壳伸展活动历史 | 第18页 |
·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工作量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20-25页 |
·区域构造格局及岩石地层单位 | 第20-21页 |
·区域构造格局 | 第20页 |
·岩石地层单位 | 第20-21页 |
·地球物理特征 | 第21-22页 |
·区域重力场及磁场特征 | 第21-22页 |
·人工地震及大地电磁测深 | 第22页 |
·断裂构造特征 | 第22-25页 |
·区划性断裂带 | 第22-23页 |
·区域性断裂 | 第23-25页 |
第三章 鲁西中新生代伸展构造特征 | 第25-62页 |
·鲁西中新生代伸展构造活动开始的时间 | 第25-26页 |
·伸展构造与盆地的关系 | 第26-47页 |
·盆地结构特征 | 第27页 |
·盆地充填系列 | 第27-29页 |
·控盆构造及两类盆地的确定 | 第29-32页 |
·鲁西中新生代两类盆地及控盆构造的确定 | 第32-35页 |
·盆地演化及与伸展构造的关系 | 第35-42页 |
·蒙阴盆地 | 第42-47页 |
·伸展构造与岩浆活动的关系 | 第47-53页 |
·中新生代火成岩时空分布特点 | 第47-48页 |
·岩浆活动与伸展构造的关系 | 第48-53页 |
·中新生代地壳伸展构造演化与变形模式 | 第53-62页 |
·同伸展地层倾角分析及其构造意义 | 第53-58页 |
·鲁西中新生代地壳的伸展变形模式 | 第58-61页 |
·地壳伸展变形量的估算 | 第61-62页 |
第四章 伸展构造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及地壳伸展活动历史 | 第62-68页 |
·伸展构造的地球动力学背景—讨论 | 第62-65页 |
·鲁西中新生代大陆地壳伸展活动历史 | 第65-68页 |
·前侏罗纪(约200Ma 前) | 第65页 |
·早侏罗世-晚白垩世 | 第65-66页 |
·第三纪以来 | 第66-68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86页 |
致谢 | 第86-88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8-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