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钒对雏鸡肝、肾影响的病理学研究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21页 |
·研究概述 | 第10页 |
·钒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 第10-11页 |
·钒的基本化学性质 | 第11页 |
·决定钒的生物效应的基本化学性质 | 第11页 |
·钒的分布、吸收、代谢 | 第11-14页 |
·钒的分布 | 第11-12页 |
·钒的吸收、代谢 | 第12-14页 |
·钒的生物学功能 | 第14-18页 |
·钒对动物生长、消化腺发育的影响 | 第14页 |
·对造血功能的促进作用 | 第14页 |
·钒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 第14-15页 |
·钒的类胰岛素作用 | 第15页 |
·抗肿瘤作用 | 第15-16页 |
·对糖代谢的作用 | 第16-17页 |
·对脂类代谢的作用 | 第17页 |
·钒对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 第17页 |
·钒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 第17-18页 |
·高钒对动物各器官、系统的影响 | 第18-21页 |
·钒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 第18页 |
·对呼吸道的影响 | 第18-19页 |
·钒对生殖功能的影响 | 第19页 |
·对牙齿的作用 | 第19页 |
·钒对肝脏的影响 | 第19-20页 |
·钒对肾脏的影响 | 第20-21页 |
·研究目的 | 第2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1-25页 |
·试验材料 | 第21-22页 |
·试验动物 | 第21页 |
·试验日粮 | 第21-22页 |
·试剂和仪器 | 第22页 |
·实验方法 | 第22-25页 |
·动物分组与饲养管理 | 第22-23页 |
·临床观察 | 第23页 |
·病理学观察 | 第23页 |
·血液生化指标测定 | 第23页 |
·血清葡萄糖和肝糖原含量测定 | 第23页 |
·肝、肾组织ATP酶活性测定 | 第23页 |
·肝、肾细胞凋亡及生长周期的检测 | 第23-25页 |
·数据处理 | 第25页 |
3 结果 | 第25-51页 |
·临床观察 | 第25-27页 |
·病理形态学变化 | 第27-28页 |
·剖检变化 | 第27页 |
·病理组织学变化 | 第27-28页 |
·血清酶活性和其他生化指标的变化 | 第28-30页 |
·血清ALT、AST活性变化 | 第28页 |
·血清肌酐(Cr)、尿酸含量的变化 | 第28-29页 |
·血糖含量及肝糖原含量变化 | 第29-30页 |
·肝、肾组织ATP酶活性变化 | 第30-32页 |
·肝脏组织ATP酶活变化 | 第30-31页 |
·肾脏组织ATP酶活变化 | 第31-32页 |
·血清及肝、肾组织抗氧化能力变化 | 第32-44页 |
·血清抗氧化能力变化 | 第32-36页 |
·肝脏抗氧化能力变化 | 第36-40页 |
·肾脏抗氧化能力变化 | 第40-44页 |
·肝、肾细胞生长周期及凋亡的变化 | 第44-51页 |
·肝脏细胞凋亡百分率变化 | 第44页 |
·肾脏细胞凋亡百分率变化 | 第44-47页 |
·肝脏细胞周期变化 | 第47-49页 |
·肾脏细胞周期变化 | 第49-51页 |
4 讨论 | 第51-55页 |
·高钒日粮下雏鸡的生长及发病观察 | 第51页 |
·高钒对雏鸡血清酶活性和生化指标的影响 | 第51-52页 |
·高钒对血清ALT、AST活性的影响及机理 | 第51-52页 |
·高钒对血清肌酐、尿酸含量的影响及其机理 | 第52页 |
·高钒对血糖含量和肝糖原含量的影响及机理 | 第52页 |
·高钒对雏鸡肝、肾ATP酶活性的影响及机理 | 第52-53页 |
·高钒对雏鸡血清及肝、肾抗氧化功能的影响及其机理 | 第53-54页 |
·高钒对雏鸡肝、肾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理 | 第54-55页 |
·高钒对雏鸡肝、肾细胞生长周期的影响及其机理 | 第55页 |
5 结论 | 第55-57页 |
·结论 | 第55页 |
·高钒日粮对雏鸡肾脏造成不同程度的病理损伤 | 第55页 |
·与对照组比较 | 第55-56页 |
·与对照组比较 | 第56页 |
·与对照组比较 | 第56页 |
·与对照组比较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8页 |
附图及说明 | 第68-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