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 大白菜的起源、进化与发展 | 第11-13页 |
·白菜类蔬菜分类 | 第11页 |
·大白菜的起源与进化 | 第11-13页 |
·大白菜的传播与发展 | 第13页 |
2 大白菜种质资源的分布和现状 | 第13-15页 |
·大白菜种质资源的含义 | 第13-14页 |
·大白菜地方品种的分布和现状 | 第14页 |
·大白菜地方品种的分布 | 第14页 |
·大白菜地方品种的现状 | 第14页 |
·大白菜主栽品种的现状和发展 | 第14-15页 |
3 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研究方法 | 第15-21页 |
·植物遗传多样性的概念及意义 | 第15页 |
·植物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与应用 | 第15-21页 |
·形态学水平的遗传多样性检测 | 第16页 |
·染色体水平的遗传多样性检测 | 第16页 |
·同工酶多样性检测 | 第16-17页 |
·DNA水平的遗传多样性检测 | 第17-21页 |
·RFLP(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 第18-19页 |
·RAPD(随机扩增多态性 DNA) | 第19页 |
·SSR(简单重复序列) | 第19-20页 |
·SCAR(序列特异性扩增区) | 第20页 |
·AFLP(扩增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 第20-21页 |
4 大白菜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大白菜种质形态多样性鉴定与分类研究 | 第23-3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3-29页 |
·材料 | 第23-26页 |
·试验地点和设计 | 第26-27页 |
·观测记载的性状、方法和标准 | 第27-28页 |
·数据统计和分析方法 | 第28-29页 |
·数据的标准化 | 第28-29页 |
·聚类分析 | 第29页 |
2 结果和分析 | 第29-34页 |
·大白菜种质资源形态性状的基本统计分析 | 第29-32页 |
·基于大白菜种质形态性状的聚类分析 | 第32-34页 |
3 讨论和小结 | 第34-36页 |
第三章 大白菜种质遗传多样性的 AFLP鉴定与分类研究 | 第36-50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36-40页 |
·实验材料 | 第36-37页 |
·大白菜种质材料 | 第36页 |
·试剂 | 第36-37页 |
·方法 | 第37-40页 |
·试验方法 | 第37-40页 |
·DNA的提取 | 第37-38页 |
·DNA的浓度及纯度检测 | 第38页 |
·银染 AFLP实验程序 | 第38-39页 |
·引物的筛选 | 第39-40页 |
·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 | 第4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0-47页 |
·大白菜种质资源 DNA的提取 | 第40-41页 |
·大白菜 AFLP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41-43页 |
·引物的选择和不同引物组合扩增产物的多态性 | 第43-44页 |
·依据 AFLP标记的大白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44页 |
·基于 AFLP标记的大白菜种质资源分类 | 第44-47页 |
3 讨论 | 第47-50页 |
·AFLP标记用于亲缘关系研究中的优越性和可靠性 | 第47页 |
·大白菜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47-48页 |
·基于形态标记和基于 AFLP分析的大白菜聚类结果的比较 | 第48-49页 |
·本项研究结果与前人相关研究结果的比较 | 第49-50页 |
第四章 总结 | 第50-53页 |
1 主要结论 | 第50-51页 |
2 本项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51页 |
3 今后工作展望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9页 |
附录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作者简介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