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自动协商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10页 |
| 1 绪论 | 第10-14页 |
|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0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 ·初级协商 | 第11页 |
| ·自动协商 | 第11页 |
| ·自动协商目前的主要问题和准备采用的解决方法 | 第11-13页 |
|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 ·本文研究的目的 | 第13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 2 智能 Agent 技术研究 | 第14-21页 |
| ·Agent 的基本概念 | 第14-16页 |
| ·Agent 的定义 | 第14页 |
| ·Agent 的性质 | 第14-15页 |
| ·Agent 的分类 | 第15-16页 |
| ·智能Agent 的实现机制 | 第16-18页 |
| ·Agent 的基本结构 | 第16-17页 |
| ·Agent 的策略模型 | 第17-18页 |
| ·智能Agent 的应用 | 第18-20页 |
| ·网络信息管理与服务 | 第18页 |
| ·企业信息化 | 第18页 |
| ·教育 | 第18-19页 |
| ·网络资源管理 | 第19页 |
| ·电子商务 | 第19-20页 |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 3 自动协商技术研究 | 第21-32页 |
| ·自动协商介绍 | 第21-23页 |
| ·交互的分类 | 第21-22页 |
| ·协商的定义 | 第22页 |
| ·现有自动协商定价策略 | 第22-23页 |
| ·自动协商的基本原理 | 第23-24页 |
| ·自动协商研究的主要问题 | 第24页 |
| ·自动协商的特点 | 第24-25页 |
| ·基于Agent 的自动协商现有技术分析 | 第25-30页 |
| ·面向商品的自动协商 | 第25-26页 |
| ·面向客户的自动协商 | 第26-28页 |
| ·面向服务的自动协商 | 第28-29页 |
| ·面向目标的自动协商 | 第29-30页 |
| ·现有自动协商模型评价 | 第30-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4 神经网络在自动协商中应用 | 第32-46页 |
| ·神经网络技术介绍 | 第32-40页 |
| ·神经网络定义 | 第32页 |
| ·神经网络结构 | 第32-35页 |
| ·BP 神经网络 | 第35-40页 |
| ·基于神经网络的协商决策函数 | 第40-42页 |
| ·模型构造方法 | 第40-41页 |
| ·学习样本要求 | 第41-42页 |
| ·模型特点 | 第42页 |
| ·基于神经网络的协商经验学习与推理 | 第42-45页 |
| ·模型构造方法 | 第43-44页 |
| ·经验学习与管理 | 第44-45页 |
| ·统计方法协商偏好学习 | 第45页 |
| ·模型特点 | 第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5 智能 Agent 之间的自动协商模型 | 第46-64页 |
| ·Agent 交互层次模型 | 第46-47页 |
| ·Agent 之间的自动协商模型 | 第47-52页 |
| ·协商协议 | 第47-48页 |
| ·通讯协议 | 第48-49页 |
| ·协商模型 | 第49页 |
| ·自动协商模型的框架结构 | 第49-50页 |
| ·协商流程 | 第50-52页 |
| ·协商模型中的对象关系 | 第52页 |
| ·协商Agent 模型 | 第52-54页 |
| ·Agent 的个体能力 | 第53页 |
| ·Agent 的行为策略和交互 | 第53-54页 |
| ·协商Agent 的协商流程 | 第54页 |
| ·系统模型实现 | 第54-55页 |
| ·模型试运行与测评 | 第55-63页 |
| ·模型的试运行 | 第55页 |
| ·模型的评测 | 第55-56页 |
| ·评测环境 | 第56页 |
| ·实验结果 | 第56-62页 |
| ·实验结果评价 | 第62-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6 结论和展望 | 第64-65页 |
| ·主要结论 | 第64页 |
| ·工作展望 | 第64-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 独创性声明 | 第68页 |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