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9页 |
第一部分 传统法哲学的演进 | 第9-30页 |
一、神权法哲学时期 | 第9-13页 |
(一) 禁忌与习惯 | 第10-12页 |
(二) 习惯与习惯法 | 第12-13页 |
二、多元化法哲学时期 | 第13-21页 |
(一) 儒家有关“仁”的法哲学观 | 第13-16页 |
(二) 法家关于“恶”的法哲学观 | 第16-19页 |
(三) 道家“无为”的法哲学观 | 第19-21页 |
三、正统法哲学时期 | 第21-30页 |
(一) “天人合一” | 第21-22页 |
(二) “天人合一”与“法”自然 | 第22-23页 |
(三) “法”自然与“伦理法” | 第23-29页 |
1、“引礼入法”时期 | 第25-26页 |
2、“礼法合流”时期 | 第26-28页 |
3、“礼法”的异化 | 第28-29页 |
(四) 道家对“伦理法”的批判 | 第29-30页 |
第二部分 传统法哲学的逻辑 | 第30-37页 |
一、逻辑的演进 | 第30-31页 |
二、逻辑终点之特征 | 第31-33页 |
三、逻辑终点之必然性 | 第33-37页 |
第三部分 传统法哲学的批判与继承 | 第37-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