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词 | 第1-3页 |
摘 要 | 第3-5页 |
Summary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7页 |
·葡萄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第12-17页 |
·形态学方面 | 第13页 |
·孢粉超微扫描研究 | 第13-14页 |
·染色体方面 | 第14页 |
·同工酶标记方面 | 第14-16页 |
·分子标记方面 | 第16-17页 |
·常用的 DNA 分子标记技术 | 第17-23页 |
·基于 Southern 杂交技术的分子标记 | 第17-18页 |
· 基于 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技术的分子标记 | 第18-21页 |
·已知序列 DNA片段的普通 PCR 标记技术 | 第18页 |
· 随机扩增多态性 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 标记技术 | 第18-20页 |
· 小卫星 DNA和微卫星 DNA(Minisatellite and microsatellite DNA)标记 | 第20-21页 |
·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标记 | 第21-22页 |
·其它新型的 DNA 分子标记 | 第22-23页 |
·国内外应用 RAPD 的概况 | 第23-27页 |
·种质资源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23-24页 |
·系谱分析 | 第24页 |
·利用 RAPD 进行体细胞杂种鉴定 | 第24-25页 |
·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 | 第25页 |
·目标性状连锁基因标记 | 第25-27页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第27-34页 |
·材料 | 第27-28页 |
·试验方法 | 第28-30页 |
·试验仪器 | 第28页 |
·所需药剂及缓冲液配制 | 第28-29页 |
·葡萄叶片 DNA 提取法 | 第29-30页 |
·RAPD 稳定性的实验技术探索 | 第30-32页 |
·dNTP(10mmol.L-1)的筛选 | 第30-31页 |
·10 ×PCR buffer(含 MgCl2 25mmol.L-1 )的筛选 | 第31页 |
·Taq酶(2u/ul)的筛选 | 第31页 |
·引物浓度的筛选(30ng/ul) | 第31页 |
·模板的筛选 | 第31-32页 |
·随机引物的筛选 | 第32页 |
·扩增程序的筛选 | 第32页 |
·对 47 个葡萄品种的 RAPD 扩增与分析 | 第32-34页 |
·47 个葡萄品种的扩增 | 第32页 |
·琼脂糖凝胶电泳 | 第32-33页 |
·电泳谱带的记录 | 第33页 |
·数据统计及分析(SPSS10.0 统计软件) | 第33页 |
·鉴别效率的计算 | 第33-34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4-45页 |
·葡萄基因组 DNA 的提取 | 第34页 |
·RAPD 稳定性的实验技术探索 | 第34-38页 |
·模板浓度对 RAPD 稳定性的影响 | 第35页 |
·Taq DNA聚合酶对 RAPD 稳定性的影响 | 第35-36页 |
·Mg2+对 RAPD 稳定性的影响 | 第36页 |
·dNTPs 浓度对 RAPD 稳定性的影响 | 第36-37页 |
·引物浓度对 RAPD 稳定性的影响 | 第37页 |
·循环参数对 RAPD 稳定性的影响 | 第37-38页 |
·PCR 反应体系 | 第38页 |
·随机引物筛选结果 | 第38-39页 |
·RAPD 标记的 DNA 多态性分析 | 第39-41页 |
·SPSS10.0 统计软件分析 | 第41页 |
·用 RAPD 进行品种的鉴别 | 第41-45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45-52页 |
·葡萄叶片基因组 DNA 的提取 | 第45-46页 |
·葡萄 RAPD 反应体系的建立 | 第46-48页 |
·关于 RAPD 的可靠性 | 第48-49页 |
·RAPD 技术在葡萄遗传多样性、分类及品种鉴定中的应用 | 第49-50页 |
·不同品种的特征谱带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 第50页 |
·RAPD 在葡萄品种资源研究上应用的可行性 | 第50页 |
·RAPD 在葡萄可持续发展应用上的价值 | 第50-52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2页 |
附录 | 第62-65页 |
作者简介 | 第65-66页 |
导师简介 | 第66-67页 |
独创性声明 | 第67页 |